Hamilton Chinese Website Yangqin jojo ma 地产经纪 刘苏杰 金房地产 方正贷款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越淑梅 学区房专家 邱中威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刘碧兰 广告招租
地产经纪 Jason Xu 地产经纪 Cathy Su 地产经纪 李芳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水管水喉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哈密尔顿华人网™ 首页 生活指南 查看内容

墨西哥自驾三周,深刻理解了,美国对中国的焦虑。

2021-12-5 00:48|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1179| 评论: 0|来自: 茶狐看世界

摘要: 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摄于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2018年底,我去墨西哥自驾了三周。总得来说,墨西哥有热情的百姓、古老的文化、无敌的沙滩,体验还不错。但墨西哥是一个极端分裂的社会,善恶、贫富、美丑、安危 ...

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
摄于San Cristobal de las Casas

2018年底,我去墨西哥自驾了三周。总得来说,墨西哥有热情的百姓、古老的文化、无敌的沙滩,体验还不错。

但墨西哥是一个极端分裂的社会,善恶、贫富、美丑、安危,任何对立面的转化,都只在一念之间。一河之隔,一边是欢声笑语的繁华盛世,另一边却是枪声四起的人间炼狱。一街之隔,一边是豪华整洁的五星酒店,另一边却是垃圾遍地的贫民窟。
 
在美墨边境的危险地带,为了保护自己,你不得不揣摩每一个路人的意图,评估四周的潜在风险,一切都让你提心吊胆。在大城市的公园,你也可以在树荫下享受咖啡的醇香,生活的安逸,一如既往。在首都墨西哥城、历史名城瓜纳华托、热带胜地坎昆,有世界上最好的旅游体验。而在边境区域,危险无处不在,人头落地也只在眨眼之间。
 
在墨西哥旅游,一方面提心吊胆,另一方面也有和危险擦肩而过的快感,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墨西哥女孩
摄于Gunajuato
 
在南部尤卡坦半岛的内陆地区,当我们要用大疆无人机空拍时,系统提示更新地图,为了避免误入禁飞区,我们决定更新后再起飞。在墨西哥的乡下地区,网络犹如龟速,几百兆的数据更新,在国内几秒钟完成,但在墨西哥要花了几十分钟。无奈,只能等。
 
在等待过程中,我的车窗视野之内,约有几十个墨西哥人,漫不经心地挥舞镰刀,在路边割杂草。同样的工作,我们小区的师傅,一个人背着割草机,几分钟搞定。他们这几十号人,几乎原地磨蹭,几十分钟毫无进展,真是把酱油打出了新境界。
 
虽然我已经习惯了墨西哥人的懒散,但这样的原始的劳动工具和工作效率,实在让我瞠目结舌。后来听墨西哥当地人说,因为地方要换届选举,地方政府为了刷就业率,临时抱佛脚,用公共预算,聘请了很多临时工,这样一来,就业率就高了,牛皮就好吹了。选举结束之日,就是“临时工”失业之时。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墨西哥人挥舞着镰刀,笑得没心没肺,和世界最富强的国家为邻,却依旧看不到希望。第二幅,深圳的程序员正在大疆总部,研究算法,更新数据,大疆已经垄断了世界民用无人机市场。
 
这完全是两种不同维度的生产力,真实的墨西哥和我的期待中的墨西哥,落差非常大。

人均GDP  
 
我去一个国家之前,喜欢研究一下这个国家最近几十年的经济表现。我是个俗人,最关心的就是钱,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国家的旅游体验,基本上和人均GDP成正比。
 
人均超过7000美元的国家,基本上整个社会治理比较稳定,治安、交通、卫生等各方面,不需要特别担心。比如说,我当年去泰国(7000美元)和马来西亚(9000美元,2010年),旅游体验非常好,我甚至觉得,当地的生活质量比中国好,原因很简单,他们相对工业不发达,空气质量好,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一些国家,人均GDP 在3000~5000之间徘徊,除了主要大城市,社会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各种鸡飞狗跳的意外,让你防不胜防,一定要小心。比如,突尼斯(4300美元)、格鲁吉亚(4400美元)、亚美尼亚(4500美元),一旦开车离开首都,各种破败和混乱,就迎面扑来。又比如,南非(6000美元)可能是所有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国家里,治安环境最差的,路上充满杀气的眼神,围墙上的带刀片的铁丝网、贪婪的警察、凶恶的劫匪……无论何时何地,你的神经都会处于紧绷的状态。当你坐上回国的飞机时,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里默念“多谢老天爷不杀之恩”。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社会和人一样,如果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那道德约束就成了空话,为了活下去,丧尽天良也在所不惜。我认为,1万美元人均GDP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门槛,一旦超过1万美元,就算还不是发达国家,但老百姓心态比较平和,一旦生活水平高了,犯罪成本也就高了,为非作歹的人就少了。
 
比如说土耳其(1.26万美元,2013年),历史悠久、风景漂亮、物价便宜,老百姓没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傲气,对中国人非常友善。又比如哥斯达黎加(1.2万美元),人均比中国还高,简直就是拉丁美洲的瑞士,基础设施好,办事讲规矩,治安让人放心。老百姓既有欧美的严谨,又有拉美的奔放。
 
在我去过这么国家里,墨西哥是一个例外。
 
过去20年,墨西哥的人均GDP都在7500~10500美元之间徘徊,从账面看,这个国家已经整整一代人步入小康生活,相比之下,中国却是一个刚脱贫的国家,我们10年前才突破4500美元,2019年才第一次突破1万美元。 
 
过去40年的时间里,虽然墨西哥的经济数据还不错,但墨西哥的国家形象却很差。得知我要去墨西哥时,很朋友都非常吃惊,好像我不是去旅游,而是去送死一样,仿佛已经看到“毒贩用枪顶着我的后脑勺的样子”。苦口婆心地劝我:“这种国家,还是别去吧。”

我和雪佛兰Express 
 
我在坎昆租车行提车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国家的细节和他的经济数据有点不匹配,名不副实。我租的是一辆雪佛兰Express商务车,居然连最基本的遥控自动门锁都没有?!让我非常错愕,每次开门关门都要用钥匙手动操作,锁一次车门,你至少要操作4次!如果要拿行李,就要操作5次! 
 
中国汽车的简配一直为人诟病,但比起墨西哥,简直小巫见大巫。我在墨西哥自驾三周,后来才逐渐发现,在墨西哥简配绝不是个别现象,手动开门、手动侧视镜、手摇摇窗、手动座椅……几乎是大多数新车的标配。

Ciudad Juárez街头小贩
 
还有一次,我从美国的El Paso通过陆路口岸,步行进入墨西哥Ciudad Juárez,那一带毗邻美国,是墨西哥所谓的“发达地区”,也是治安比较差的地区。
 
在我眼里,El Paso是典型的美国小城,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大城市的脏乱差,家家住house,每户至少2辆车。屋前的草坪,屋后的泳池,都散发着金钱的味道。但从El Paso步行进入墨西哥Ciudad Juárez,就感觉瞬间时间倒流,街道两旁的房子拥挤破败,商贩们衣着邋遢,推着小车,在烈日下招揽生意。

墨西哥香烟论支卖 
 
Ciudad Juárez市中心离美国不到2公里,香烟居然论支卖,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中国20年前的场景,因为那时候的穷人买不起整包烟。如今的中国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香烟还可以这么卖。Ciudad Juárez给我的感觉就是:离美国很近,离天堂太远。 
 
墨西哥的治安
 
我一路自驾,没有遇到危险,但墨西哥的治安不好,确是事实。如果你去油管搜索mexico + police + corruption(墨西哥 + 警察 + 腐败),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用隐藏镜头拍摄的真人真事。
 
我在坎昆万豪酒店遇到几个德国人,听说我在墨西哥自驾,都向我竖起大拇指“中国人胆真肥”,他们说,在欧洲人眼里,墨西哥最可恶的就是警察,比黑帮还坏,专门敲诈外国游客,欧美人非常喜欢墨西哥,但大多数人都喜欢呆在酒店区,在海边晒晒太阳,看看书,仅此而已,很少人自己开车深入内陆。
 
对外国游客来说,墨西哥的危险不是传说!一定要小心。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
 
总而言之,墨西哥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迷,这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和国家形象相差太远。
 
直到我发现一个数据后,才恍然大悟,那就是“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根据经合组织数据,2016年,绝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都在50%左右。美国的比例是53%,日本50%,瑞士高达59%,而墨西哥只有26.7%,是最低的。这就解释了 “虽然墨西哥的人均GDP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老百姓口袋里却没钱” 的原因。

那么,墨西哥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很多年前《世界是平的》在中国热销,作者Thomas Fridman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王牌记者,前几天,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再次提到中美矛盾的本质,就是所谓“浅层产品”(shallow goods)和“深层产品”(deep goods)的矛盾。
 
过去40年中的前30年,中国商品卖给美国的都是“浅层产品”(shallow goods),身上的衬衫、桌上的杯子,脚上的鞋子、或是屋顶太阳能电池板。本来相安无事,但最近10年,中国变得“不安分”,开始向美国输出“深层产品”(deep goods),软件、品牌,甚至“生活方式”。于是美国开始焦虑。

如果不去墨西哥,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是“不安分”?美国为何如此焦虑? 
 
一言以蔽之,墨西哥整个国家的“深层产品”都被美国垄断。超额利润计算在墨西哥的GDP之内,却流入美国资本家的腰包。GDP数据不错,老百姓却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深层产品”主要体现在金融、品牌、科技上。
 
金融 
 
我在墨西哥坐了一次长途大巴,从瓜纳华托到墨西哥城,网上购票我选择了Paypal(相当于支付宝),这样可以避免再次暴露信用卡密码,当时的车票是600比索,相当于30美元。
 
Paypal的创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Tesla老板马斯克,我也是paypal的资深用户,20年前我就对Paypal的高额手续费深恶痛绝,我记得,那时候收款的最高费率是3.9%+0.49。我本以为Paypal规模做大之后,会逐渐降低费率。没想到,如今变本加厉。这就是垄断的恶果,中国之外,最大的国际电子支付平台就是Paypal。

美国 PayPal 当前的官方费率:4.4% + 0.49,如果转出30美元,则收款人会收到 28.19美元,手续费:USD 1.81。墨西哥人卖一张$30美元的车票,就要向美国人贡献$1.8美元。而辛辛苦苦开长途车,一张车票的净利润有没有1.8美元,我都要怀疑。
 
因为存在一笔固定费用0.49美元,就导致交易额越低,费率越高。30美元的实际手续费为1.81/30=6%。6%是什么概念?很多小本生意的净利润率都没有这么高!
 
Paypal在墨西哥的网络支付市场,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所以店大欺客,这么高的手续费,你也得忍着,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好像美国人收钱是天经地义的。
 
幸好,这种气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用忍,在中国,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互相竞争,零售业的手续费一般在0.38%左右,商家收100块钱,只需要需要支付0.38元手续费。普通行业,例如餐饮、休闲、娱乐、商业等,手续费一般在0.6%左右。这样的费率几乎就是Paypal 的十分之一。 
 
除了网络支付,墨西哥的信用卡也是美国的天下。Visa,Master,Discover,Amex这四家信用卡平台,前三家的平均费率1.7%-1.9%左右,Amex的收费更是高,接近3%。
 
经常出国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凡能用银联的地方,一般不用Visa/Master,原因就是汇率折损问题,Visa/Master都要收1.5%的兑换费。
 
除了中国有独立的“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体系之外,其它国家几乎没有选择,只能用美国的支付系统。对美国本身来说,手续费再高,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成为美国内循环的一部分。而对于其它国家来讲,这么高的手续费,相当于全民替美国资本打工。
 
品牌
 
墨西哥的人口比日本还多,世界排名第十,但提起墨西哥的品牌,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几乎是一篇空白。因为,墨西哥市场几乎是美国品牌的天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 
 
一句话概括,在墨西哥,可口可乐就是合法的鸦片。当年,英国人向中国贩卖鸦片,引起鸦片战争,虎门销烟。如今,美国人向墨西哥贩卖可乐,却得到崇拜的眼神。

独占墨西哥乡下的可乐广告
 
开车走在墨西哥的乡下,最深的体会就是,当地集装箱卡车少,路边广告也少,唯独可口可乐的广告,无孔不入。 
 
墨西哥是一个可乐中毒的国家。根据可口可乐公司的数据,墨西哥的人均可乐消费量世界第一,相当于728标准杯,相当于第三名美国(403杯)的两倍。这也和我查到的中文资料吻合,2017年,太古饮料中国执行董事苏薇曾提到,她在走访墨西哥市场时发现,墨西哥市场可口可乐的人年均饮用量达到700标准杯,而中国市场人年均饮用量仅为47标准杯,墨西哥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15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8 年的数据 ,当时墨西哥的肥胖率是大国中最高的。大约 33% 的墨西哥人严重肥胖,71% 的人肥胖。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可口可乐喝得太多。
 

墨西哥街头的“苗条”少女

目前,墨西哥近 15% 的卫生预算用于治疗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近10% 的墨西哥人口患有糖尿病——这是世界主要国家中最高的。糖尿病也是墨西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每年导致 80000 人死亡——远远超过该国毒品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 
 
根据globalproductprices.com网站统计,2021年3月,墨西哥500ml可乐的平均零售价格是0.74美元,相当于4.8元人民币。前几天,我在宁波一个小店,买了一瓶500ml的无糖可乐,价格是3.5元人民币。如果去大型超市购买,价格低于3元,这个价格应该全国都差不多。
 
中国人的收入高于墨西哥,但可乐价格却远低于墨西哥。什么原因?
 
表面原因就是垄断,可口可乐的各种产品在墨西哥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任何一个乡村小店都可以找到可口可乐。在中国饮料市场,可乐只是一种选择,而在墨西哥可乐几乎是唯一的选择。除了可口可乐,我们有农夫山泉,康师傅、哇哈哈、椰树,就算碳酸饮料,还有元气森林等后起之秀。 


在墨西哥的商店,可口可乐产品就像一堵墙,硕果仅存的竞争者,是来自美国的百事可乐,但也只能委屈在角落里。 
 

墨西哥宗教仪式上的可乐

一方面是可口可乐的营销手段非常高明,几乎已经达到宗教洗脑的水平。在墨西哥,可口可乐的营销无孔不入,甚至已经成为宗教的一部分。在庆祝出生、婚姻或守护神的聚会上,若不拿出可口可乐来招待宾客,那么这个聚会就是不完整的。一瓶可乐,被认为可以滋养精神和帮助病人,如今已经成为许多公共和私人仪式的中心环节,就像熏香、蜡烛和献祭的鸡一样。

墨西哥"可乐"总统Vicente Fox
 
另外一方面,可口可乐打通了墨西哥各种关节。Vicente Fox是2000年-2006年的墨西哥总统,在他当选总统之前,是拉丁美洲范围内的可口可乐公司的CEO。可口可乐的势力,在墨西哥盘根错节。整个墨西哥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几乎就是可口可乐的门神。另外,可口可乐是美国文化的象征,背后有美国政府撑腰,哪个墨西哥政客敢得罪美国呢?美国的套路就是,私营企业冲在前线,政府在背后撑腰,政商一体,开拓全球市场,这一招,在墨西哥效果最好。 
 
科技
 
墨西哥的网络平台完全被美国控制。这种控制是一种碾压式的降维打击。
 
比如说,我在墨西哥最偏僻的Chiapas(恰帕斯州)自驾,能用的地图只剩下Google一家。在这样的穷乡僻壤,Google连一个小村的一条无名小道,都标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连村子哪个店的Taco更好吃,都有顾客评价。

Google把我们带到乡下小店
 
当我依靠Google地图在墨西哥乡下畅销无阻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庆幸,一方面庆幸有Google这么海量的数据,我一个普通中国人,可以到地球另一端的陌生国家自驾游;另一方面,也庆幸中国没有被Google垄断,我们还有百度、高德地图。
 
地图的完善,就是一个不断补漏洞的过程,地图数据就像一道越挖越深的护城河,一旦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来者就很难进入地图市场。
 
比如说,我们的百度、高德地图,在中国的使用体验甚至比Google都好,说明我们的软件设计和算法并不落后,但百度地图到了国外就废了。原因就是数据积累不够强,漏洞百出。体验极差。
 
如果我们也像墨西哥一样,被Google垄断,我们的地理数据就毫不设防,美国一旦禁用Google地图,我们就连一个外卖都点不了,自动驾驶更是无从谈起了。
 
Google地图只是冰山一角,墨西哥和其它国家一样,整个国家的信息服务、网络平台,都是被美国垄断的。从社交媒体,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还有影视平台YouTube,Netflix。还有旅行出游平台,airbnb、booking等,打车软件Uber,外卖Uber eats,等等。
 
只要墨西哥人拿起手机,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潜移默化中,都被美国影响。如果这些网络一夜之间都断了,那就是仿佛瞬间回到原始时代。
 
我查了一下今天的股价,美国排名前6的公司,除了特斯拉,就是网络科技5大巨头。几乎每一家的市值就超过墨西哥整个国家的GDP
 
苹果:2.6万亿美元 
微软:2.5万亿美元 
Google:1.9万亿美元。 
亚马逊:1.8万亿美元。 
Facebook:1万亿美元。
 
说他们富可敌国,都是低估了。正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才养肥了美国的科技巨头。
 
总而言之,墨西哥几乎所有高利润的“深层产品”行业,都被美国垄断。墨西哥相当于美国2.0版本的“殖民地”。一方面,美国可以正大光明榨取墨西哥的高额利润。另外一方面,美国不用背负殖民者的骂名,也不要负担管理墨西哥的责任。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文明,那么高科技,一切合法合理。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关系,没名分,对美国来说,好处全部拿走,责任一点没有。
 
写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波多黎各多次要加入美国,美国却置之不理。”时代已经变了,领土已经不是延伸霸权的障碍,反而成了撇清责任的最好借口。如今的美国,已经白Piao上瘾。
 
二战之后,美国用自己的美元霸权和科技霸权,构建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美好”的国际秩序。在这个秩序里,美国是老大,在他周围有一群马仔,组成了“发达国家”核心成员是:西欧各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日本、以色列。
 
这个所谓“发达国家”的圈子非常封闭,过去一百多年,几乎没有大的变动。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不到10亿。二战后,升级成功的国家,如果不算体量太小的“新加坡、以色列”,只有韩国一个。
 
除此之外,就是苦难的芸芸众生,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为这些发达国家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靠出卖“浅层产品”赚取一点辛苦钱,有了钱之后,购买发达国家的“深层产品”,成为他们的市场,于是,辛苦赚来的钱,再次流回发达国家的腰包。
 
这就是美国设计的双循环,发达国家“内循环”,大家围绕着老大喝酒吃肉。而在发达国家外部,是广大的发展中穷国的“外循环”,只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接几口发达国家的残羹剩饭。在美国的这一套体系里面,墨西哥绝对是最乖顺的成员。
 
如果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像墨西哥这样,安分守己,对美国来说,一切尽在掌握,美国的傻白甜在花园里享受岁月静好,第三世界的臣民在工厂里忍受体力煎熬。长此以往,这个世界可能就会如弗兰西斯·福山所说,美国完成了“历史的终结”,成为“最后之人”。 
 
唯二“发展中”国家:中国和美国。
 
在斗垮苏联,赢得冷战之后,这个完美的双循环,看似天衣无缝。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但直到有一天,一觉醒来,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他的眼前,那就是中国。 
 
无论从金融、品牌、科技,中国都独立于美国之外。本来美国可以一家通吃,如今,多了一个中国来分餐。最近二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其他国家实际上都已经不发展了。
 
2010年全世界的GDP总量是66.2万亿美元,到了2020年,全世界经济总量的是84.5万亿美元,增长了18.3万亿美元。
 
2010年中国的GDP是5.9万亿美元,2020年中国的GDP是14.7万亿美元,增长了8.8万亿美元。
 
2010年,美国的GDP大概是14.9万亿美元,2020年美国GDP是20.9万亿美元,增长了6万亿美元。
 
中美两国一共增长了14.8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增量(18.3万亿)的80%。
 
2020年,全世界人口是78.8亿,中国14.1亿,美国3.3,中美两国人口合计17.4亿,占人类的22%。也就是中美两国,以占人类22%的人口,瓜分了80%的经济增量。而其余78%的人口只占了20%的增量。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之外,十年增长率也只有8.2%,平均每年0.82%。这个数字连通胀率都跑不赢。
 
也就是说,最近10年,除了中美两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几乎零增长,墨西哥就是零增长的典范。如果再细究的话,中国占了全球增量的几乎50%,而美国只占32%。世界上只剩下唯二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美国。 
 
拜登上台之后,美国政客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如果去过墨西哥,再对比中国,看看美国,你就可以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所谓规则,其实就是美国制定的剥削全世界的规则。大家可以一起赚钱,但拿的最多的,必须是美国。如今,中国拿多了,就是破坏秩序。而所谓国际秩序,就是国家之间的尊卑不容改变。谁要改变,那就是“修正主义大国”!而我们中国人相信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美国制订了规则,却发现有人不听话,于是祭出藤条,来惩罚“规则破坏者”。但目前看来,“惩罚”毫无作用。美国非常困惑,在全世界都畅通无阻的规矩,怎么到了中国这里,就不灵了呢?于是美国就陷入深深的焦虑。

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悲伤五阶段论。①否认DENIAL ②愤怒ANGER ③协商(焦虑)BARGAINING ④ 绝望DEPRESSION ⑤接受ACCEPTANCE。

美国已经过了"否认"的第一阶段,和“愤怒”的第二阶段,进入焦虑的“协商”阶段。我们目前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定力,让它尽快度过“焦虑”阶段。

最新评论

快递公司 陈教练 星星画室 绘画 xiongmao 广告招租 资深CPA/CMA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5, 2025-2-1 0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