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1 编辑 8 P! m5 O: W1 r4 X4 b
5 {" H& q K3 ?1 @
TTT
! U) l% }4 U' |2 A3 e& d( }( _″″″
% S" S5 V1 x+ n6 E! h〓〓〓
8 b& r3 g! ?4 `$ l% Q▉▉▉
3 f: K( V( k4 o5 q, D进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气。中医讲“秋主燥”,“秋燥”除了易伤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情况。我国民间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是说秋季阴盛于外而虚于内,若不能养阴就易生热病,就是我们老百姓说所的“上火”。不注意预防秋燥,泌尿系统感染就会“趁机发难”。 一提起“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多喝水。其实,对于预防秋燥来说,“吃”和“喝”都很重要,而且“喝”也不单单指的是喝水。 在吃方面,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百合、杏仁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应适当向能养阴、生津、性味甘润的食品倾斜。具体说来,一是清热祛燥的粗粮杂豆类,如麦片、黄小米、玉米、绿豆、白芸豆等;二是应季的蔬果类,如萝卜、绿叶蔬菜、芋头、南瓜、黄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枣、荸荠等;三是滋阴润燥的荤食类,如鸭肉、河鱼、河虾等。
& b! D$ q, ?" r, a# e! F& g▉▉▉
3 L; G/ Z) ]( a# \$ Y2 |) N+ ?〓〓〓
" }2 B) d# w* i5 o$ L% G r7 E″″″# y- ^$ g! a9 L
T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