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出身于黄埔的解放军将领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金风送爽的收获季节,人民共和国为久经沙场、功勋卓著的将军们,举行隆重的授衔典礼。人们早已熟悉共和国将帅的名字,却并不熟悉在这些熠熠生辉的将帅之星中,竟然有那么多人出自同一所军事学校,这就是黄埔军校。4 ^/ w$ E$ S) A8 \; R0 b9 V
黄埔军校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军校中有着堂堂阵容。出身于黄埔的中国共产党人,后来有的成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政治家、理论家、外交家,更多的成为将帅之星。在共和国10大元帅里,就有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等5人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在10位大将里,就有陈赓、罗瑞卿、许光达3位毕业于黄埔军校;而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过的上将有8人、中将有9人、少将有11人。这也就是说,仅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的开国将帅中,就有36人直接受过黄埔精神的熏陶。他们是:# L; o# M$ A4 a2 h+ Y
1924年任教授部副主任的叶剑英元帅(5人)
J: e- \. s9 G [! j- W1 z6 ?/ S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8 }8 w% {/ [! I/ c8 r% e2 A( E. d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4 J/ m* m4 V3 M5 _! n% g) [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I. q9 ~% T/ G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y# ^* T9 O2 C8 ~7 [" H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 a1 L& b- H# C: ?$ _ 大将(3人)6 }2 F6 ^! ^( ~
陈赓,黄埔第1期,国防部副部长。9 `6 H& L4 w: I7 B6 [' v
罗瑞卿,武汉分校,中央军委秘书长。5 o" H/ r/ C& `7 P" @. x
许光达,黄埔第5期,国防部副部长。
- V' l6 c0 m1 c, f0 l 上将(8人)! B7 _5 @3 F( d# T* D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 O0 A- b! W( W) u' m" I( @ 陈明仁,黄埔第1期,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1 X9 p2 b- [2 a- I5 R, a
周士第,黄埔第1期,防空军司令员。
8 A" s/ d( V6 _8 d8 W9 R 宋时轮,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院长。
+ G3 G' ]* c' B1 F6 F( r4 J 杨至成,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9 n. H! C0 k) l5 U3 D
张宗逊,黄埔第5期,总参军训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7 Z* ] L/ R! M. F) u# ^& P 聂荣臻元帅徐向前元帅* c; d4 o% ?. a4 I8 [. C0 ^
郭天民,黄埔第6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 X$ b1 J b+ x# ^7 H 陈伯钧,武汉分校,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1 v7 l: Z. \$ w6 t" j3 m 中将(9人)) M9 I% x5 }' b
阎揆要,黄埔第1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6 v- u* S5 C% O- e) \( M; e5 z& o 常乾坤,黄埔第3期,空军副司令员。
' C4 Y5 W1 K" ^8 [ 倪志亮,黄埔第4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m$ _2 Z' Y( L9 k2 Z
唐天际,黄埔第4期,总后勤部副部长。郭化若,黄埔第4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5 u" r% i7 |* g: V% N: P, U 王诤,黄埔第6期,副总参谋长。
6 L6 X. L z G# h1 k; T, L8 L7 X) g 谭希林,黄埔第6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9 y0 z2 z6 c; n, v0 o" ^- G
曾泽生,黄埔军校高级班,第50军军长。: J. \. |( d8 g4 z8 t8 I+ C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 n# e3 E- H4 O; c8 n* B4 t( D 少将(11人)$ }, F. v ]) J* [) N9 e" i! \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5 R* J4 `+ @/ a( a3 M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3 b5 ] z+ B) Q6 q4 Z! u: r4 h; u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C5 ?) A& q+ Z, N. Y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3 P5 l9 A* P4 y0 ]% w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v, X6 D! e$ \2 R; B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J9 P2 l" Y- [. Z( l9 q0 }3 c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g" ~2 G8 ~. b/ e6 O7 d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X/ E1 S! ] i0 A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R9 H2 ^; \, ~' H- R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6 l# C( K4 Y8 z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5 e% i$ d1 {3 C6 w
人民解放军中一些早期黄埔生,凭资历本来是可以授中将以上军衔,但只授予了少将军衔,这里面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红军时期的经历,或革命经历不完整,而影响了他们的职务和军衔的晋升。
2 O. n! g& M5 ?: B 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光辉业绩的黄埔军校著名共产党人,还有在1955年授衔前已经牺牲或未授予军衔的军职以上师生53人,他们是:: z d' r% K& M3 g# u7 Z
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 I- K; i. t: P0 e3 R 熊雄,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 M: u# z2 ~. E# c' f
鲁易,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 l% z- X2 N( @0 l3 A
周士第上将罗瑞卿大将1955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 F# c+ X( t# W" B* r
恽代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官,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代理主任。
+ J1 n5 d8 y4 c9 l 雷经天,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长,三野两广纵队政委。
. h1 }+ A4 Q$ ]0 i7 V2 r 徐成章,黄埔特别官佐,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
6 Y+ M! z+ N8 Z$ v. A! r 杨林,黄埔学生队长,红1方面军参谋长。3 A) w' c/ Q$ c, Y6 P& N* A
胡公冕,黄埔卫兵长,红13军军长。0 K. J9 s+ f2 M( {+ z
李之龙,黄埔第1期,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舰长。
5 s/ s% A a7 M 李汉藩,黄埔第1期,湖南省委军委书记。/ N, B1 \* M7 y: O
许继慎,黄埔第1期,红1军军长。/ n( n, V8 M) J6 U' ~% u( r- e
黄敖,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 董朗,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0 b8 k( m) I( N
彭干臣,黄埔第1期,红10军参谋长。
" C3 L' }! U8 g3 c7 E0 p' d/ ^3 f 蔡升熙,黄埔第1期,红25军军长
! i- ^: m3 V8 d% E3 X 左起: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在1938年春合影。唐澍,黄埔第1期,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
! A1 R/ q5 m# G# V 冯达飞,黄埔第1期,湘赣军区参谋长。0 I9 j* ]2 p i
孙德清,黄埔第1期,红2军团参谋长。4 \2 O! r* _* z7 V2 U% u
刘畴西,黄埔第1期,红10军团军团长。
8 F' T; m' r9 `5 x5 T 左权,黄埔第1期,八路军副参谋长。
O% U9 u; n% h0 [: J! V 宣侠父,黄埔第1期,八路军高级参议。: p" y2 r" Z9 c3 d7 v8 R
袁仲贤,黄埔第1期,三野第8兵团政委。
( L' G" A# Z$ g; E4 X' n 周逸群,黄埔第2期,红2军团政委。
' E, ?( Q: a! { 熊受暄,黄埔第3期,红1军政治部主任。" q3 m, E0 ^. Z
肖人鹄,黄埔第3期,红5军军长。, n: r- T, t! C. P7 n+ T( n# J! @
吴光浩,黄埔第3期,红11军军长。) _0 s7 `0 f# u/ c
朱云卿,黄埔第3期,红1方面军参谋长。
, g. t7 H U7 K# _5 W; B" i" e 段德昌,黄埔第4期,红6军军长。
2 ]! M4 |% n( K' t2 A 李天柱,黄埔第4期,红8军军长。3 F1 ^3 h, P2 `8 W/ p
伍中豪,黄埔第4期,红12军军长。# ^: c8 w U: a& G& m1 m1 D
何昆,黄埔第4期,红14军军长。
( {9 j9 ^$ a' v6 a! ?; `# j 李鸣珂,黄埔第4期,四川省委军委书记。+ @* h: I( I# i
刘志丹,黄埔第4期,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2 u6 T) Y2 X5 L: U# Q+ g- K, o
曾中生,黄埔第4期,红4方面军参谋长。
3 s7 q6 q$ ?2 B) k6 O! Z 王世英,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敌工部部长。6 S; U, X4 m! R
袁国平,黄埔第4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8 @9 T& ]0 h0 e
李运昌,黄埔第4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副司令员。0 i: s" C3 P, X' v# f) B7 {
赵尚志,黄埔第4期,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
; W2 V/ h- X2 U7 X- Y 潘中汝,黄埔第5期,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
8 Z6 r5 G# D) K$ G 陶铸,黄埔第5期,广州军区政委。! c7 p1 Z, l' J: L/ }1 y' n
黄公略,黄埔高级班,红3军军长。
3 A; h; t% P+ s$ u8 Y% n ^ 李青云,武汉分校军事教官,红15军军长。
0 T. j) `: U5 u. R. a. _7 E3 g6 j 项英,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副军长。! v1 D7 p8 o. n( T: f) c: _$ g
张国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委。8 h: R) o( P% c. y; v
李富春,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四野副政委。
c | n- _$ ^2 C8 J 王良,武汉分校,红4军军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