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引发的震动有多大?回欧洲好几天了,声讨马克龙“在华错误表态”的文章仍如江水滔滔不绝,好像在声讨一位“背叛”西方阵营的“孤勇者”。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
“他们说 要戒了你的狂/就像擦掉了污垢/他们说 要顺台阶而上/而代价是低头”。
然而,马克龙并不是“孤勇者”。
从今天(13日)开始,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开始访华了。巴西总统卢拉比她早一天到。
1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力挺马克龙,他对法国媒体说:“与几年前相比,欧洲的战略自主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对于与美国的关系,一些欧洲领导人虽然不会像马克龙那样公开表态……但我认为相当多的人真的像马克龙那样思考。”
捷克籍的欧洲议员扎哈迪尔在推特上转引了马克龙关于“欧洲不要做美国附庸”的言论,并写道:
“我从来不是马克龙的忠粉。但我必须承认,他说这话是有种的。他说的当然有道理。欧盟的战略自主权正在因乌克兰危机而悄然消亡,也许是时候让它复活了。”
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11日也在电台节目中力挺总统:“我们选择(与中国)对话”,“难道这不比进行对抗和加剧冲突的逻辑来得更好吗?”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媒体对马克龙表现出“绝不原谅”的态度,他们好像把没运到乌克兰战场的火药都对准了这位法国总统。
《华盛顿邮报》:“马克龙有关台湾的评论令盟友愤怒,让北京开心”
《华盛顿邮报》列举马克龙说,欧洲面临着“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的风险”,这“阻碍了它建立战略自主权”,马克龙还表示,欧洲正面临成为“附庸”的风险,欧洲大陆应该减少对“美元治外法权”的依赖——“这些都是北京想要的关键论点”。
美国政治新闻网:“你感到不爽了吗?马克龙的言论再次引发全球反弹”
“唉!他又这么做了……这是马克龙在2019年对《经济学人》杂志说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的翻版,也是他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几个月后坚持向俄总统普京提供‘安全保证’的翻版。”
美国政治新闻网另一篇文章称,马克龙的言论惹恼了“半个欧洲”,“欧洲中东部回击马克龙:‘我们需要美国’”
不过在这么有力的标题下面,表示“我们需要美国”的中东欧国家官员一律以匿名形式在文中表态,唯一实名表示“不同意马克龙”的是正开始访美行程的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而他的表态谨慎又难懂:“我提议与美国建立战略自治,而不是从美国获得战略自主权。”
甚至有美媒偷换了概念,看福克斯的标题,还以为是马克龙有关台湾问题的表态引发了欧洲人的愤怒:
“法国马克龙在荷兰发表演讲时遭到了愤怒的抗议,此前一天他因为台湾议题引发了愤怒”
结果看了文章才知道,马克龙在荷兰演讲时,因为养老金改革问题遭到“法国民主何在”的质问,引发愤怒,跟台湾没有半毛钱关系。
上个月,中国从法国进口了一批液化天然气(LNG),这是中国首次以人民币结算进口液化天然气,也让法国成为第一个以人民币而非美元或欧元与中国交易的欧洲国家。而马克龙这次从中国带走的160架空客飞机超级订单,也将采用人民币结算。
不过,挑战美元的国际体系,马克龙绝不是“孤勇者”。俄罗斯、沙特、伊朗、马来西亚……还有今天抵达中国的巴西总统卢拉,他们的国家都已经开始或宣布提高人民币结算地位。
在欧洲,马克龙也不是“孤勇者”。在他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等,已经抢先成为三年疫情后率先出访中国的欧洲大国领导人。马克龙来北京是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起,现在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要来了。
用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的话说:“有哪个头脑正常的人会放弃中国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市场?”
况且,中国的实力又不是只有生意。这次在广州,当中国领导人跟马克龙聊起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语双关地告诉他此曲“只有知音才听得懂”时——请留意这位法国领导人的惊喜反应:点头、鼓掌、眼神中流露着无法掩饰的对中华文明的折服和倾慕。
自以为还代表着“世界多数价值观”的美国媒体,把马克龙认作了那个在黑夜中呜咽与怒吼的“孤勇者”,其实,马克龙是加入了站到光里的那一群。
其实,华盛顿也坐不住了。关于美国财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的消息已经炒了好久。11日,布林肯在记者会上也表达访华意愿:“说到我何时访问中国,在条件成熟时,我当然会期待着争取这样的机会。
2 v& p/ }5 _8 |: j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