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才手拉手走了没几步,又一次,2岁多的小叶子张开双臂,仰望着我,哼哼唧唧地说——“妈妈,抱抱!”* |8 a$ O2 {) Y! O
$ q4 J& e; t2 V2 `5 a4 ]5 s# y 离家还有不少路呢,我这臂力,真是撑不了太长时间,可如果拒绝,小朋友哪能轻易配合?恐怕免不了原地开作。老公在的时候,仗着力气大,最怕女儿哭,经常一抱一路,放不下来。0 L2 o9 _# o' g. V. R) q
9 t: t/ _8 ?* m# U. G* l' ?; L* m% K 到了我这儿,不行,咱得换个方法啊。4 ^) p4 j! D4 T
9 o; A j3 n+ D% c, W 我蹲下来,一只手搂着孩子的腰,一只手指向不远处:
6 M; F& J, a9 I5 F" [6 b
' n6 t' R9 a. v; m, J “宝贝,妈妈胳膊酸,有点累,只能抱一段,你是想妈妈抱到红绿灯那里呢?还是在前面的红色小房子?你来决定~”6 @+ `5 r! J y* G J/ E9 W
/ K% {- `; I# z% A. e
女儿明显怔了一怔,“红色的房纸!”$ B9 F& s4 b: G4 w
" a% O" d2 z a+ u2 ~ “好!一言为定哦!到红色的房子那里,你要下来自己走哦!”我伸出小手指,勾了勾女儿的小手,小家伙觉得很好玩,愉快地接受了,“好!”这段路不长,也就几十米,快到时,我又提醒她,“到红房子那,我们说好了,小叶子会下来自己走一段的哦!”
7 |2 \+ j/ ]( n& u* C2 H
/ @4 t+ U0 ?8 O* Z/ `& ?- [* Q 果然,走到红房子处,我放下女儿,她挺开心,自己下来,拉着我的手主动往前走。
8 `, c ?/ M' @& c" ^( F) |6 D. m& a! a% s
“谢谢宝贝自己下来走,遵守咱们的小约定。”女儿听到我的话,小嘴一泯,走得更开心了。- H& O! \+ }0 g
6 I; X3 R+ V$ y( M0 g 接下来回家的路,很顺利,我们继续约定目标物,她走一段,我抱,我抱一段,她再走,像玩游戏一样,回到了家。
* w2 V& D/ S* X2 \* _& L$ q1 G- Z& }9 m7 a2 H
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到了会说“不”的年纪,每天N次和自己唱反调,想要孩子听自己话,实在是太难了。5 I; }0 F, `. `6 p/ h
确实,这种不配合的场景,也常在我家上演:* X7 }. ^' P. a1 ]8 K5 ^2 F
v0 E$ s! R$ o/ a
早上穿衣服,你想给她套上,孩子蹬腿儿打滚儿,就是不穿;4 v2 l5 _. _2 ^* ]' B
# M" Y) w+ }1 r# Y
傍晚玩玩具,扔的满地都是,想让孩子帮忙收,她当耳旁风;
) H; K1 [4 h- R6 d( ?% i8 L% C) Y8 O/ H8 y
晚上睡觉前,想让孩子刷牙,她又闹小脾气,“不去!不刷!”
+ p ~( g5 o; w9 l6 d4 P- C+ R& l* B+ G6 {2 |
我发现越是心情不好、或是太明显想要约束孩子、和她提要求的时候,孩子越是不听:+ I: m3 ]5 x$ l* ]% Q4 S
6 d" a# k# J' y5 F" @% Q “你不能乱扔玩具!”
3 q' L4 |+ y) A. L' K/ h/ R" f
. `6 N$ I3 H/ O “不可以拿妈妈的东西!”% p7 m5 O- \; P: q
* g+ }! A# d. ]# Q' Y8 W2 y “必须把衣服穿上!”1 j- V" `$ @$ ]3 a8 _0 |
' a1 `8 O) @, Z" \- M' u, x
“现在就去刷牙!”: f0 z: n* L# `( o: l8 g
! w' v; z9 O( _$ f, o$ i
“赶紧收玩具。”* X i9 F$ ]/ }3 i/ ?; x& q
- D* A% ?# E" g 这些话有点像唐僧——太叨叨了,而且特别不平等:这哪是在和孩子沟通,分明是在下命令嘛。我们自己被人强行要求,都挺不爽,遇上发展自主期的孩子,就更要火山大爆发了。
4 ?2 D; c+ R( N9 l
; l" ] Z3 h+ T* }+ }1 \ 不是孩子不听话,是他们长大了,需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改变一句话,就可能有魔力出现!正面管教中有个工具,叫做:有限选择。4 u, ?3 V: V- \3 v$ R6 h
3 m0 q$ ~$ w5 z. B- e: v$ K. f+ q) N
顾名思义,它有个标准句式:“A或者B,你来决定。”尤其适合1到3岁的孩子。
+ a5 T# X( A v1 _ i6 U' }
. E+ I2 G1 K: r' d: X0 e 这个年纪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回应要求,也不大回答得出“怎么做”的问题,但是愿意回应选择,二选一,刚刚好。! O* A v+ B8 t2 t4 x# D
9 f/ k8 V: ]8 h( n) h “你来决定”——就像是和孩子说,“你长大了,你可以自己做出选择,而不仅仅是照我说的做。”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有天女儿又不爱刷牙了,老公说了几遍“去刷牙”都不管用,正准备放弃,我问女儿,“宝贝,刷牙时间到了,你要用草莓味的牙膏,还是香蕉味的牙膏?”8 l( `3 P ?2 P+ F
% B; M. k3 I; z, \8 |# L
“草莓味哒!”女儿立马跑到卫生间,我也跟着一块刷,难搞的问题,迎刃而解。
& a1 S2 P& r! N9 Q% H; L+ \/ B+ j3 `2 C
和闺蜜分享,她恍然大悟,“这不和我哄老板的套路一样吗?”# t1 S4 d$ m- n n7 E
6 |. E' w! n! p( f) u 原来,她还是个小员工那会儿,给老板订饭店,查了个地儿就颠颠儿跑去汇报,但老板总是皱皱眉,问她,“还有吗?”& K% c! S0 K3 _3 n, \2 X
6 v T; n5 \, T0 ^, P4 s3 g& s2 l
后来她学聪明了,一次查俩,“附近有个粤菜馆,环境不错,有个单间,旁边还有个湘菜馆,新开的口碑很不错,需要在大堂,您要去哪个?”老板容易下决定多了。* V5 R' i9 K U, x
0 O3 x1 Z# ]+ N. c6 p- G8 q# X
再后来,她升职了,大到展会布置、小到采购方案,全都用A or B的方法,“给多了老板懵,会浪费他的时间决策;给少了他觉得你功课没做足,二选一最好。哈哈,原来养娃也一样。”9 h8 R: _9 M/ P' D& s! {# h8 G( B
6 E2 |# l; S/ ?
! U' ]6 s9 D4 D3 K' X: B
" N; C: h3 k+ U6 T5 a 4 M y+ J. C7 _$ l, u+ D
* @: j" f# U# e2 D" F% _* x
5 [# Y0 b9 g7 @+ e! Z. X.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