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15|回复: 0

徜徉在多伦多的图书馆:方便又享受

[复制链接]

541

主题

143

回帖

1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58
威望
55
金钱
1508
注册时间
2010-1-18
发表于 2010-8-1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保险经纪:Jonathan Mu

方正贷款

北美华人新生活

旅游资讯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54 编辑 & C# Y3 d; T' B) e4 o
& c9 j% L* M7 e5 c+ N2 E
; o, F  m& a$ ]3 s
移民及留学来加拿大的中国人,几乎都是知识分子阶层,想必除了追求在北美的新异物质生活以外,对于贻养天性的精神陶冶也不乏企求。定居到了大多伦多地区的一族便得天独厚了,因为至少遍布全市各个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恰好可以满足了这一需求的大部分。
, u6 h9 s5 L. w3 Q& W& @
/ x* v, R: R& C) M9 ]! z笔者在抵埠后不久,尽快地就去附近的图书馆办理了借书卡,其手续就跟以前我旅居英国、美国时所申办的一样简单,看来这西方的规则都相差不太多。你只要出具一个带有本人照片的居民证明,和一封表明你目前住址的信件即可,当场就能免费拿卡,立马可以使用。5 [' r9 g  m- P' y! K
( V. y1 T: @+ A; c/ J' ^* o' s6 O
借书卡一次可以借阅多达50本之巨的书刊等,好不痛快。借期一般为三个礼拜,CD与DVD等是一周,到期时若是无人挨号等着阅览此书、带,你还可以续延同样长的时段,并且允许再重复一次。而且一卡在手,走遍全市各分支馆“通吃”无阻。; E- y7 |* k. D3 }) u: `

& s% z" p, D# d6 ~就算是外来访客、暂住人士,没有图书卡者,入内尽兴浏览图书也毫无问题,所有的书架都是开放式的,琳琅满目,任你尽挑尽拣,只是不能借回家去而已。
( }' y; O- k6 e) ^! B- S, D1 \4 s* ^. w5 n) k' W  e
图书好借也好还,可以放给市内的任意一间分支归还,由他们内部自行调节发配回原处。即使去还书的时候错过了工作时间,馆门口的贮书箱也可供你应急使用,径直把书投进去即可,次日管理员会收集整理的。在柜台上所还的图书,都是先被扫描一下,看后面是否有人已经预订;若有,就夹上注明着该馆代号的字条,置于转运箱内,待汽车来拉走、流通。后者则是图书馆系统自己拥有的厢车,根据读者们预订的书单,每天穿梭于市区内各分支之间传送相关书刊,效率极高。/ N" Q$ Y) a* O- ]  Y- _, a
) F) B- G9 {1 x8 e0 H* J, Z2 F
假如书逾期未还,便要面临罚款,儿童卡每天一角钱,成人卡是三毛钱,按日子累计缴纳。若是不慎遗失了,就得赔偿书价,不过交款的收据最好先不要扔掉,因为若是后来失而复得了或在家中重见天日,都可以凭之拿回赔金来。$ d  Z1 E( D6 v
$ ^8 R! U( C/ I) a' P* g2 z* d

' K0 y2 m0 D& v* ]" j6 e6 S
9 ?: x/ V' ~' H) }4 x大多市现在有近百间分支图书馆,在城市地图上被专门标示出来,供居民们就近选择,有一些就设立在购物中心里面,让人在购物时便可以顺便造访借阅,甚至暂时歇脚。' f; i: \7 o" {  Y3 G2 h3 M7 Z
" F( H  V: b+ s0 j7 u3 }
由于馆内设立联网预订系统,读者不必躬亲遍走各处,只要找到就近的任何一个分馆便可,通过电脑将所要看的书盘等登记预订,届时便会送货至距你府上最近的那间馆,同时会有自动电话拨打到家中,通知你在一周之内去取,极其便利。预订后等待到手的时间长短,依其抢手的程度而异,或几天,或几个月不等,馆藏网页上会有一个排行榜进度表来显示目前你所在的次序。
6 c7 o9 x& k. ~" r+ @* [1 ~' w; K' @. v: }" Z1 @4 S7 H
每间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并不尽相同,均考虑到方便大众,而且是很具弹性的时刻表,有的日子会开到晚上九点钟,甚至星期日也都开放半天。馆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是和蔼可亲,有问必答,时常亲自帮着你到处找书、查材料,真叫刚到这里的我每每受宠若惊。
3 E' \8 B; S5 p1 H
7 \  p$ F6 H7 g0 \因此辗转游学过欧美之人,备感西方社会在这一方面的“软硬兼施”极佳建树,理解了为什么说一个国家的兴旺发展程度,跟它的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发达与否密切关联,拥有的图书馆越多,借、买、看书的民众越多,其社会的文明“含金量”就越高。
9 K$ K! D# \8 n. W
" l( q( F$ e! U0 ^& p; T也是拜自由职业之天赐,本人有些闲暇时间,时常去图书馆,特别是又住在市中心,各个分支馆密布,均在步行范围之内,可谓随心所去。图书馆内窗明几亮,清凉松快,赏心悦目,徜徉在书丛图圃里,自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况且每次都有意外的斩获。最为常去的就是位于College和Spadina街交界处的那间名为Lillian H. Smith图书馆,它算是区一级的大馆,藏书颇多,电子设施亦全,往往一头扎进去就忘了钟点,东看看西瞧瞧,令人流连忘返。+ Y# b& V/ n+ a- k+ V0 Y
/ R& o" U5 M# E
但是规模最大的馆楼,当属多伦多中心图书馆了,或者称作参考书图书馆(Toronto Reference Library),它地处央街和布鲁尔街交汇点,交通十分方便,也是总部的所在地。这儿的环境更是清雅舒适,电脑、音训设备愈加齐全,着实是个学习、灵修的幽静之处。只是里面的书刊等多不能外借,只能阅读于其内,包括不少中文报章、影音资料等。
3 u' K4 p4 y! a  c3 @7 P
: w. ^% o8 d9 o/ P; S在这里读简介也教人得知,多伦多的公共图书馆始建于1884年,现有99间分馆,藏书1100万册,是加拿大最大、全世界第二繁忙的公立图书馆系统,(以使用人数计算,香港名列第一。)去年平均接待读者1750万人次,借出流通的书籍约3100万册次,名列国际前茅,也是我未曾想到的。. m2 L4 j% ~0 T+ Z. d" z
) ]8 Y+ ]9 r9 G7 h
而星罗棋布于大多市各个居民区内的众多分馆,每间除了有多种语言的各种书籍外,还有不少的音像制品,也包括各种协助新移民安家立业、语言学习、上岗培训等信息材料,帮助登陆者克服语言难关、寻找工作的工作坊等。再就是经常举办针对儿童的活动,像义工讲故事、放映免费电影、教手工叠纸、设计书签比赛,暑期还有些夏令读书活动等,内容丰富多彩。
( |$ C+ V. @& O5 ?+ ]
* w- r6 C- ^, G% n多数分馆内都建有微型剧场,可以放映电影、魔术表演、搞讲座、开会等,以服务于社区。还均辟有少儿专区,内部的一切设计都适于小童,包括图书、儿歌、电脑游戏、影像带等,很叫孩子们留恋。全职妈妈们每天带着幼儿在图书馆消磨时间,司空见惯,大人读成人的,小孩看儿童的,两不耽误,且室内冬暖夏凉,有可饮用的喷水机,实在是个老少咸宜的不错去处。
) [0 [0 ~; B' C4 _' ~! G2 B! }, c8 y3 u7 u, ^
更棒的是,所有馆内皆安装有多架台式电脑和无线上网服务,供人们免费使用。有的分馆尚提供电脑和网络技术训练课程等。利用这些公共电脑上网搜索,对于刚登陆尚未买电脑的新移民来说,乃一大幸事,但每人每次限制一定的时间。打印和复印机也都具备,不过要自己付费使用。
6 V8 D& r8 M" A- ~! r& u2 h
+ N! i" x/ i0 T6 E* t. `你若是携带私人笔记本电脑或者智能电话,就可以在馆内使用无线上网设施,悠然自得。当然,这些免费的背后,皆是国民所纳之税拨的款项在支撑着的,再就是些大企业、慈善机构与个人的捐赠等。
2 J: ^' k, Q; X5 i: q8 O+ O& p0 ~. o* w7 E- P
多伦多的图书馆内藏种类繁多,你可以任意选择。特别是网页上功能齐全,订书、延续等坐在家里也可进行,随时查阅逾期或者等候的排期顺序等信息。近来又加添了中文系统,可以输入中文来查阅馆藏、调阅等事宜。可见当地政府考虑到人多势众的华裔文化需要所作的便民服务,所以如果你住在多伦多,千万别忘了顺势尽情地使用图书馆呦。
% k3 [9 z- B1 [% A- `1 @; m
; |; G( f, R# o  L其实所有“半路出家”的移民来此,都很难全盘西化,依旧忘怀不了自己的母语。大多地区图书馆的各个分支,就依据所辖社区内居民的族裔分布特点,专门设有相应的外国语读物部,例如唐人街附近的分馆,有很大的中文部,备有汉语书报、影音制品;在小意大利区的分馆就有意语资料、韩国城的分馆就是朝鲜语读物,等等,既消解了各个移民部落的乡愁,又充分体现了联邦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一举两得,为人们所称道,这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多伦多为何经常被联合国评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其个中原因大概也不排除这一条吧。  G4 y3 X1 N0 l3 c( e

8 I" ]4 B8 ]9 f( t8 f, t/ `对于华人来说,去到不少的分支馆内,都会发现有中文的馆藏目录和不时更新、才上架的各种华文图书资料,全部使用大陆的汉语拼音为基础进行检索,华人聚居区的分馆内还有华裔工作人员的身影。你不难发觉一个有趣的现象:新登陆的淘金者们忙着借阅英语、借洋码子类的看,而安定下来、衣食无缺的老移民则借些中文的东西消遣,这种交叉循环也蛮有意思的。
& x3 v) p7 f! x. X+ `' t, A: T- S- c3 w4 c, h. N  |. y$ C
前面所提及的那个区级图书馆,存有大量的中、港、台、星的华语电影、电视剧、歌片和书刊,方方面面,不一而足,任君挑选。其中有不少往昔可能曾是国内或岛内的“禁品”,现在信手拈来读之,大饱眼福,兼听则明、开阔视野,所以不论是从大陆来的还是从台湾来的,面对如此丰富的精神食粮,起初都免不了恶补一番。且不断的有新货涌现,争着先睹为快,这便是为何许多人喜欢常常光顾它的缘故,那一捿阅览区也常常满座,老年常客为多,坐看当天的本地中文日报,以及一些国内杂志现刊,打发光阴,不觉也成了认识新朋友、聊天的地方。
5 M* s5 _! J' D8 j$ h; V+ R) u( j+ y" C9 }

实在是难以想象得出新的出版纪元的全景概况、新一代的图书馆的轮廓尊容。但至少到了那时,眼下的这些馆型,似乎就成了贮藏历史文献与原物见证的半“博物馆”性质的了。
! N+ C9 I& p: N1 s& q* {) U

* a$ g* R& r  K# }3 [8 Q9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9-28 1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