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不知大家有没这种体会,孩子小的时候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两三岁就能背诵唐诗宋词好几十首,可有些这个年龄还没开口说话;有些四五岁加减法已经算得非常纯熟了,可有些可能连十个手指头还数不清楚……孩子小时候的这种差异,大部分取决于生理、智力发育的快慢,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速度,所以早了没啥好得瑟,晚了也没啥好焦虑的。正如每个正常的孩子最终都能学会走路一样,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可到了一定年龄,大家就都会走了,不存在走得早的就肯定走得好些。
% _( } P" W# p; F0 L+ U8 K& h
4 f; O' P/ e9 F' H& {! f# G 而当这些“基本功能”都初始化好了之后,孩子间的差异就开始取决于努力了,在哪方面花的时间更多,通常这方面就会比其他孩子要优秀些,比如每天坚持阅读的孩子,他的识字量、理解能力自然会比不怎么爱看书的孩子强些。
3 V2 ?/ n. E8 V2 f7 b# L% F8 _
; e2 Z# w& D/ P 不过再长大些,当孩子在一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下,要比拼的就不仅仅是努力了,比如大家每天花了同样的时间上了同样的课程,课后都花了一两个小时完成作业,从努力程度来说都是差不多的,但一个班上孩子们的成绩却大相径庭,很大原因是跟孩子努力的质量有关——他们的专注程度不同。智力的因素有没有呢?有的。不过说实话以很多孩子的专注程度,可能还轮不到拼智力。这也是为什么专注力一直是各大妈妈群的热门话题,其实锻炼专注力就像锻炼孩子的运动肌肉一样,如果从小注意多练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 w/ F4 }' P7 `0 [" Y# D2 e) Y
$ k' N, H9 c. m1 P K
01 . h3 ^' y1 z/ Z6 g& q0 p3 R
: i! _! ~7 k& G! z: C# J& o 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来锻炼他的专注力 n3 J! L! g6 J, p) A! @/ h
# z/ |- ?2 K9 B& {( o2 P 就像身高体重一样,孩子的专注力也有个发展曲线,对于正常孩子来说,每长大一岁,他们能专注地聚焦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会增加2-5分钟。以下是专注力和年龄的对照表:
: Z2 D; k* w, T# C1 X% i: f) \$ P( ~0 P/ K# L+ T
$ O$ T' i9 w* ^; z/ X& P( B) y
" P$ L/ I* m& x3 R$ j: v
比如对于四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他能集中精神的时间在8到20分钟左右。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跨度呢?这点大家应该心知肚明,那得看孩子是不是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啊。有的孩子能稳稳地坐上半小时拼乐高积木,但让他学写个自己的名字就开始鸡飞狗跳到处乱串。
4 F0 O1 z# ~* N2 N
# l5 Q' s: d9 U+ c 该怎么办呢?其实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得从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开始,给他足够的专注时间,不打扰,不用其他活动来打断他,如果可以的话,给孩子更多的支持。比如孩子特别喜欢托马斯火车玩具的话,就多带他去坐坐真火车,还可以给他买些有关火车、发动机的绘本。深化孩子的知识有助于他用新鲜的眼光去看待熟悉的玩具,可以带来更强的专注力。
# W0 W3 a: M" o/ W; b/ p* f4 l; _' q
3 N; h! s0 f5 D8 T$ e- e 02 ; K; ^7 \6 {8 r8 V: B6 w
) l+ Q! s& ?! f% x9 A* G
如果孩子不感兴趣,那就想办法把它变得更有趣6 |6 P: ]0 Y& g# C: [
+ I7 n) C! }4 A4 ]0 J 可是总有些孩子必须要做,却不感兴趣的事情啊,那怎么办呢?上周我所在的一个Facebook的育儿群里,有位妈妈就很沮丧地分享了她的经历,4岁的女儿很聪明,平时玩起过家家来也很专注,但当开始教她认字母时,濒临崩溃,花了足足半个多小时给女儿讲解“A”长成什么样儿,还抓着她的小手一起用笔写了好多遍,可孩子要不一脸茫然,要不东张西望,过会儿回头测试一下,发现就跟她没讲过一样。
: h6 I R! I5 v1 V% Q- N+ T% W* |
可能很多爸爸妈妈没有意识到,当我们让孩子第一次尝试新鲜事物时,对我们自己的挑战是最大的,因为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力去把这件新鲜事描述得有趣好玩,对孩子有足够的吸引力。- g& Q6 X0 l' W5 D/ |
$ |6 w O1 `1 R% m5 M
当时群里就有不少达人妈妈,老师纷纷建议,可以尝试更多好玩儿的方法来认识“A”啊,比如用粉笔在地上画个大大的”A”,每画完一笔,再从这头跳到那头,或者用橡皮泥做出“A”,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A”,还可以跟女儿比赛在绘本里,报纸上找“A”,看谁找得多。
/ R R* \6 o* |' m* c; E
" @2 h" }; _' l. ~ 有位妈妈的话一阵见血“You need to do your job well”(你需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啊,孩子不可能被枯燥无味的事情吸引,但怎样才能把它变得足够有趣,这就得考验家长的水平了。
* k# e8 V+ z/ A6 Z! f8 N6 t6 b7 R3 L% p, m0 l& C1 o
03 ) k; p( F3 r- j4 g( S: q) }
5 H$ v- |$ H: S, U2 T
做经典的专注力练习
& o m) r8 ?% E% O0 S' Y7 k8 `$ g I% U: ^8 X5 u3 Z
几款非常经典有效的专注力培养游戏,而且都很简单,爸爸妈妈在家就可以陪孩子一起做。
3 V3 q' [% \2 D0 Z% y" ^& ~4 X/ d a& I0 y! J7 P/ {3 `
冻结游戏! }2 B' E4 I( R) y- b* f; X( a) v
! V3 X/ [1 w0 b1 o

# v- g* I2 d$ B+ K
1 n4 S6 w2 x" l3 Q1 u8 ^3 a 这个游戏特别适合那些经常被老师告状“五分钟都坐不住”的孩子,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自己想乱动,也不是要故意搅乱课堂,只是他的专注力还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身体。
; D9 d, ]; G$ g U' O J! V5 y7 G! r! k) e# i. L2 W
和孩子一起扮演动画片里的某个场景,然后突然喊“冻结”,这时大家都要保持着自己当前的姿势不动,保持时间可以随着孩子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加,让孩子慢慢体会到怎么集中精神控制自己的身体。这种高难度的动作都能保持,那么安静地坐在凳子上也就不见得那么困难了。' Q" j7 B# w2 g+ T3 t" a, f! c
% V! t: K* q$ @6 w 我个人觉得这个游戏跟瑜伽有相通的地方,瑜伽就是一项很好的锻炼专注力的运动,同样练习时也要集中精神保持自己的身体姿势。. G$ C9 K+ p; W
+ U# n! g, X/ i: I8 P
各种瞬间记忆游戏' v) T) D& f t6 _! r4 `, H
$ J: B" g9 b. e. l7 O 要做到瞬间记忆,那肯定得高度专注。: H3 o$ F. Z' l+ H( U
6 e( O( [% s* V2 j4 }, F
① 说出顺序
& A9 U5 s7 Q E' T4 O2 J- k2 V

* U8 H# c8 v/ e
% t" M+ v9 [" z# a M& l) d# w 取几张扑克牌,或者孩子平时用的各种卡片,依次排开,让孩子先看一会儿,然后用纸板盖住,再让孩子说出卡片的顺序。卡片的多少,观察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孩子的专注力作调整,最好是有一点儿挑战,但又不太困难的程度。+ ]; ]5 M( @+ L9 Q' C7 X! B8 C
* X: v; _* D$ ?4 W
玩得比较纯熟之后,可以稍微加大点儿游戏难度:
5 Q- ~5 t8 Q: l- e% Q: p4 J1 F. c. H; d& ^7 x$ R, U+ d: |
; T: W3 _1 }: w7 X( t
0 k/ O& u. [( s7 i. ?- v* }. T
取几张扑克牌,先是牌面向上,让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翻过来,轮换几次它们的顺序,再让孩子依次说出三张牌的大小花色,要做到这点,孩子必须全程非常专注地观察几张牌的轮换过程。同样地,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控制轮换的速度和复杂度。$ Q2 D2 f* I$ [0 M- E* j
3 d3 Z. u; f' d/ w
② 找配对: R" i% J& z: p7 F! Q: z& _9 D
% I' E2 u# N$ U0 J- N& S % B9 d- ~( S4 z5 W5 p) Z* b
: c$ o5 ?) G$ o7 v+ T! ]$ C 经典的“找配对”游戏,之前在《HighFive》杂志的导读中有介绍过,制作方法很简单,准备很多两两相同的卡片即可。玩法也不复杂,把牌的背面朝上整齐排在桌子上,2-3人轮流翻牌,每次翻两张,如果两张一样就拿走,否则就把它们再盖回去。当桌上所有的牌都被拿完时游戏结束,谁手头上的牌最多就算胜出。
) V3 Z6 D- @6 N5 A7 ^! p6 o% v* \; @- [- I# R4 l$ W( M6 s. H
③ 找隐藏物品、找不同& e& D7 ?$ \( X
, D; ]6 f' n3 W. k, r8 [3 m
# [9 I, {! x0 G+ i, b% M
3 a \) C8 j" G$ _1 P) i
, s+ h8 A+ w: |/ W, w- ?" x
1 q' k6 F, Q1 I
在图中寻找隐藏物品,在两幅图画中找不同,这两款游戏也是《HighFive》的经典内容,70多年雷打不动每期必备,因为它们的确是培养孩子关注力的好办法。记得有一期主编在扉页中谈到,这类游戏有个特点,它很容易用来鼓励孩子循序渐进地锻炼专注力,比如找隐藏物品,对低龄或者专注力稍微差点儿的孩子,可以鼓励他找出1个、2个,再渐渐增加,而年龄大些或专注力再好些的孩子则可以鼓励他找全;同样,对于“找不同”,可以先降低难度让孩子找相同的,然后再找1处,2处……的不同。8 k4 k" g6 x4 v; O; y; ~
5 A) u! m' ^- \$ j
④ 涂颜色7 C9 A7 Z1 Q( w2 o/ W
( ~ r$ g# H8 t" E& L9 u 2 N3 ~2 r, [: v6 p( o7 U% R
& Z" w$ R+ |' {. ~4 o5 N0 ^9 P: q7 ` 美国这边有不少大人的Coloring Club(涂色俱乐部),就是用来锻炼专注力的,使用的材料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前段时间在国内也很火的“秘密花园”这类。/ J9 H8 ?0 u) N' V& ]
5 R6 U2 C* }8 f8 A
' B6 i# \( u9 I+ i
0 o, h, @" \ O `6 m, h
秘密花园
8 L- }4 Y3 l5 I' g! C G" I# z+ s9 Q- b1 @8 @' \
8 o* D# s7 ^: \, C- q' U L: ~
3 J2 k( B! g7 d- Z+ e
Coloring Club(涂色俱乐部)4 R5 L$ G" ^2 k5 x# _8 c% a
0 W4 v3 Y+ s7 S* p# o3 ]! {
涂颜色是一件需要心平气和的事情,选色要讲究,涂画要均匀,还要避免涂出范围,这都得考验专注力。这个方法对孩子同样也适用,但建议孩子最好不要直接用“秘密花园”这一类太复杂的图案,一来难度太大同意放弃,而且一直盯着密密麻麻的图案看,眼睛也很容易疲劳。爸爸妈妈可以选用一些专门为孩子设计的材料。3 |" d5 i$ \; i# L- o \
5 T5 n! m! N L/ k' b- C. I
04
2 g* v, u9 ?1 y# P( ]9 p ?( x" J
尊重和帮助,一个都不能少
' x% L5 ~! F2 ]4 o" B. V/ g( O6 P, S D7 u' j' A3 T e; \
不少妈妈抱怨孩子总是心不在焉,跟他说什么当耳边风。可有没想过你跟孩子说话的方式呢,儿童心理学家建议,要想孩子专心听讲,最好的方式是跟他保持足够近的物理距离,面对面,平视的高度,眼神接触,而不要在厨房里扯着嗓子对正在客厅玩的孩子发号施令。感觉到你的尊重和关注,孩子才更容易专注。; X; }4 K* q$ A, y' C0 o* z! F
6 F& O: z6 u+ u" z# q2 y
有时孩子不能专注地完成事情,有可能年龄太小还记不住,比如中途突然忘了他接下来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把要做的事情,或者要做的步骤流程写下来或者画在纸上,避免因忘记而开始走神的情况。, Q, J2 t, I* G8 w
, ?6 j- M+ ]! P' x7 ]# t& b: u
05 ; C: F4 a* s' |( n. j; u5 ^
, P7 z* G3 Y& H9 b 不要误会好动或处于焦虑中的孩子 \% ]8 [0 S l8 w! n
- Q9 e2 i" t3 c8 T
有些孩子很好动,但他不一定是不专心,比如总是喜欢在你给他读书的时候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听进去,先不要给孩子下“不专心”的结论,而是通过问问题,看他有没理解到书中的内容,如果效果并不差,那只是孩子一边听读一边释放他身体能量的方式,而不是什么专注力问题。
# Q* D! {8 X0 X! O3 c' g
1 k) I6 L& L2 b. u1 G; k) g8 }5 q 另外,孩子感觉到比较大的压力,焦虑,信心不足甚至有些担心的时候,也会影响到他的专注力。比如正在画画的孩子,如果总担心自己的作品做不到完美,就很难集中精神在自己的画上;或者担心正在出差的爸爸,也会让孩子在日常的玩耍和学习中分神。这时候,理解和开导是孩子最需要的,因为很多在成年人看来“多大点儿事嘛”在孩子的世界里就真的是很大的一件事。; _7 _6 c# [2 w5 z$ V3 D
- U9 ?' h2 A* N6 M& M$ ~. ^; I # x3 ?" N( v2 Q6 _+ b1 K3 Z
5 c3 `1 q4 i# a0 ] d6 A 06
8 T, C x2 R5 m4 M7 G$ [/ D r
: I( b8 S2 a. P4 ^4 M; T 多运动2 u7 b b' K$ E. P; x
* w1 [+ h7 @2 e5 i3 y( j3 Z# j& ~
专注并不意味就得一直安安静静地待着,多运动,多锻炼身体,也是提高专注力的好方法。首先运动本身就需要很好的专注力,比如各种球类,眼到耳到身体到才能打好;另外专注力本来也需要良好的身体状态来支撑,一动一静,静的时候才能更专注。这点对大人也适用,当我们觉得很累,不能集中精神工作效率很低时,也许不是缺睡眠,而是缺运动。4 {$ I& m/ _& f: K7 ?$ `8 g
" \4 x- R7 t. J9 D* ^% B6 W) ]3 t
7 G8 o% Q1 ]. u1 |/ K3 P' e% g+ v) H$ e& X T/ _; V. q
比起以前,现在的孩子是更难专注了,每天接触的东西很多,玩具,绘本,各种电子游戏,兴趣项目,这些外界的东西在飞速地更新换代,但孩子的成长速度比起几十年前并没有质的变化。同样地,我们大人的专注力也在下降,比如工作或陪娃的时候时不时去玩玩手机看看微信点几个赞都是再普遍不过的事情。
/ M5 I* O3 C% t- p, y5 O. x& h6 I
不过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专心地听孩子说话,陪他玩时,也是给了孩子一个好榜样。所以,专注力绝对是一个适合我们和孩子一起提高的能力,因为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它都很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略,我们都注重孩子的知识积累、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培养,可是无论学什么,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专注力培养不会像其他学习一样能马上看到成果,而是个基本功,童子功,值得每位家长重视。$ V' [7 `8 d9 M
0 m. }* k% D0 W
# t9 W% H6 o3 L9 i s0 y4 o& r. c( H9 y$ d% \/ i; S#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