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70|回复: 0

新版《红楼》“疯狂”旁白 要将原著逐章读完

[复制链接]

99

主题

8

回帖

0

精华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07
威望
17
金钱
407
注册时间
2010-6-22
发表于 2010-7-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43 编辑
% v. P0 E2 Y# Z- u/ E( t
, I0 `; T# E2 s4 Q6 Dfff
  J# x7 I& v0 o* Dììì
8 t" B1 ]* I' y% h/ _

《红楼梦》(旧版 新版)


$ s" B/ {5 Y% p  由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红楼梦》,陆续登陆湖南、上海等地方台。这部历经全民选秀、导演请辞、造型挨砖等风波的电视剧,已经引起广泛热议,掀起阵阵的“红楼”热。本版今起开设“七嘴八舌话红楼”专栏,将陆续刊出相关评论,也欢迎读者参与讨论。7 J4 }1 T! e' x  }  A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 B: A. f5 c" ~* m: w9 @+ [
  总导演:李少红9 g7 E! f8 E4 X# M1 t
  主演:杨洋、蒋梦婕、白冰
0 }; l/ T- z8 Q) ?  读家:遆存磊  \4 R' z. ^2 W7 Q
  推荐指数:★★☆☆☆☆
+ k0 G3 g5 X, O$ X- C$ o( C  一句话点评:新版《红楼梦》对旁白的处理,让我感觉到主创人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创作的手脚被缚住了不少。
; G8 T( o* h" ]' x. {  别的电视剧可以不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来了,总是要围观一下的。没想到,看了几集,铜钱头、快进镜头、演员的台词功底等还没把我雷倒,那“唐僧式”的旁白却从头到尾折磨着我的耳朵,几乎生出听广播剧而不是在看电视剧的感觉。依照我个人的体验,虽然看过有旁白的影视剧无数,叽叽歪歪的也不少,不过像新版《红楼梦》这样大有将原著逐章读完的劲头,呈“疯狂”旁白之势的倒是头一回见。
0 p) o" T/ G  }/ ]( u  旁白在影视剧中的作用是辅助叙事,浓缩时间和事件,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虽非必不可少,但如果运用得恰如其分,自然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G4 u% j" }5 o3 K, @" b5 G- o
  不过,想将旁白运用得恰如其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偏偏现在又有许多影视剧喜欢加画外音。如《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蜗居》、《王贵与安娜》等,应该说,有些旁白还是不错的,补充了镜头语言的不足,丰富人物的性格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不过,许多旁白让人听了有些别扭,那么简单点道理唠唠叨叨地说来说去,有蔑视观众智商之嫌;还有的直接取代镜头叙事,不免让人不厚道地想,这导演是不是想省钱呵,旁白说几句可以略掉几个场景,说不定几十万就免了。" L5 v( t& R9 N4 W# s  |
  话说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这旁白的运用变本加厉,起码对于我,已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就算是经典名著,也不需要这样逐章读吧。我想旁白的作用是辅助画面、补充镜头语言的不足,现在倒好,不管有没有这个用处,只管大段大段地念来,让人耳根子不得清静。或许主创人员是不愿浪费名著中的珠玑文字,但也不是这个用法。记得电视剧《围城》中的旁白,也是用的钱钟书原著里的文字,可人家是插着花、择其要用,如“局部的真理”、教授、副教授与妻和妾的关系、科学家与科学大不相同等,堪称画龙点睛,因为钱钟书的这些妙语用镜头无法表现,那旁白就派上用场了,适足互补。而新版《红楼梦》呢,连篇累牍,比如林黛玉进贾府,画面是小轿穿行在街市、小桥、府第间,仆众相从,画面一目了然,而画外音依自唠叨,将原文那一段描述原封不动地照搬。有这个必要么,观众是有眼睛的,你不说也看到了。至于林妹妹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的心态,你让演员表演就是了,旁白越俎代庖,摆明了不信任小演员嘛。( q; U/ d1 o" o5 A9 k# Z
  其实,新版《红楼梦》对旁白如此的处理,让我感觉到其主创人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创作的手脚被缚住了不少。导演李少红就说,她认为百分之九十的观众对文本不熟悉,只能依靠注解,所以该用画外音。这话说得表面是为观众考虑,底子里反映出导演创作心态的不自信,对经典名著不敢做属于自己的诠释,只肯萧规曹随,不敢越雷池一步。
) `& F, Q! l1 u7 Q  或许有人会反驳,那满屏幕的铜钱头饰,说明了新版的大胆革新嘛。但事实上,剧中人物的头饰仅仅是表象和皮毛而已,名著的精神与现代的诠释才是根底的东西,这些不去用力,而仅仅纠缠于外在,算不得革新的气息。新版电视剧《三国》大刀阔斧,不为原著所缚,勇于表达新的解读和与时俱进的观念,矫枉是否过正尚待评说。而新版的《红楼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似乎要将自己作为原著的影像图解,不思进取,甘愿做灶下婢女。听说其最后的三分之一章节拍摄严格遵循高鹗的续书情节,若果真如此的话,它对红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完全拒绝采纳,尚不及1987版《红楼梦》的开放心态,亦是一憾事。0 ]+ Y0 z! }* y
  关于新版《红楼梦》$ |: N9 W; N6 a. E0 M( f0 u9 k
  网友有话说
+ m: q0 J7 R2 U6 Q  蝎子安安:都道是人不可貌相。影视却讲究着扮有扮相。惜春很像1987版的贾宝玉,黛玉缺少灵气、贵气,少了任性、刻薄、冷傲之气,倒像个委曲求全受气的贾府丫头。言语表情间看人眼色行事的痕迹太重。
- m+ U  t; E0 A& I( I3 z  王熙凤一出场,笑得太做作了。 宝玉顽皮尽失。那贾环是不得人心的一个主儿,少年宝玉很有旧版贾环的意思。只看扮相,贾宝玉倒像是陪读的身份。倒是几个老演员,王夫人、邢夫人等几人扮得好。少年版成年版的区分,不容易让人记住本来缺少鲜明的人物。
1 g8 x" i. q  u  蔡闵乐:真的很像鬼片,那音乐……
# p( o0 r' J% u  白小顶:除了快速剪辑的方式不太赞同,别的方面还算好,令人怜惜的青春啊。不过这部戏估计很多人看不下去。关键还分了少年版和青年版,我咋看小宝玉都像男版的周迅。
2 |: q7 |3 a) C6 f3 J  红花湖:我就接受不了,怀旧,喜欢老版。8 B9 t7 U4 o/ r. b1 U
  蝎子安安:从越来越多的翻拍经典看,我们的时代还是愿意接受百年前的思想。用新演员未见得就是与时俱进。倒是觉得90后小演员,对红楼梦的理解要差一些,可能花得工夫不到。眼角眉梢自然见不到神韵。
% B7 q; z2 |3 H! \ììì7 [1 D9 ]4 o7 ?& p5 q, |
ff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6-26 1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