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56|回复: 0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1

[复制链接]

3

主题

49

回帖

11

精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788
威望
151
金钱
138
注册时间
2009-10-13
发表于 2009-12-3 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1:03 编辑
" f) Y7 o) G7 x) m- @
. C& {7 t8 T3 w# i┪┪┪, b; r! O/ x4 y8 h  f
1人天合一

9 q& A& R. f% `- H1 x中华养生第一真谛,“人天合一”。: D$ W4 H8 m) u! U/ H, X3 r9 J. k
这八个字讲的是人和宇宙、人和自然、人和天气、地理、人和周边环境、人和周边的风水──从大到小──都有全息的相应,都有合一,那就是“人在宇宙中,宇宙在人中”的互相的感应。这很微妙。
4 {5 i0 ?6 q, f: p; ]  i) ?; J5 E2 o我们都应该想到,人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人又不是无缘无故地成为这个样子。为什么人能够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宇宙?为什么宇宙给了人这样一个特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3 l* x8 U$ _6 k4 W8 k
只要稍微想一想,就会承认自己和宇宙有相应性,有合一性。
2 P( q' _- d7 }6 G! |修炼的奥妙只不过要非常彻底地感觉这一切。从生命深处,信念深处,直截了当地体会、相信人天相应和人天合一。这是古人在直觉思维中得到的真切感觉,也是古人在冥想、静坐、内省的思维方式中得到的感觉。如果你在养生实践中不断进入这种感觉,又不断提升对这种感觉的信任、理解,就能更好地“心诚则灵”。
4 U% q  L9 a0 f; u. l
0 {) Y0 o9 v; B( Q3 v
2阴阳相合
+ r: s1 o; |$ N0 J& |* \
中华养生第二真谛,“阴阳相合”。; n; h+ l9 H  H% Y) `/ w8 u
这是《易经》也包括《黄帝内经》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法则。6 Z) q9 U7 |$ e9 E% p1 ~4 _9 J
西方有很多哲学,比如黑格尔的辩证法,讲事物的“一分为二”、“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阴阳相合的理论不仅含着辩证法的智慧,还含着西方辩证法不曾含有的智慧。& B+ ^3 g9 Z8 d, t
在这个世界上,事物并不只是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的,这种对立统一内部还呈现出阴阳的性质。阴阳的划分几乎在一切领域都存在: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夜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主动为阳,被动为阴;进攻为阳,防守为阴;积极为阳,消极为阴;上升为阳,降沉为阴;干燥为阳,潮湿为阴;强硬为阳,软弱为阴;运动为阳,安静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正为阳,偏为阴……各种各样的阴阳划分、阴阳对立组合充满了微妙。. ?+ H! I- w$ w: v  R
3 P$ D: M" C2 t% `0 Y
3人定胜天

# N  d$ i0 _  N$ b3 L; {中华养生第三真谛,“人定胜天”。
. n& E" _. G4 T) x人在进入禅定状态之后,能够产生改变自己命运──所谓天的安排──的那个力量。  ~6 n0 {: e9 z" [- ?% b/ Z' ~5 S
自古以来,在人的命运中有两种说法,都含着真理。
+ f0 m& v! V; U% L( c9 ], N4 D8 ?一种说法是,人有命运,命运有安排。这句话无疑有真理。因为人确实被某种环境、外在力量、先天力量、大的局面所安排。承认这个,是真理。
5 F# Y/ c$ P3 }4 U9 g但是,只承认这个,还不是全部真理。如果只承认这个,人就不需要修炼,就不需要各种努力。这无疑是不对的!那么,第二个真理就是“人定胜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要修炼,才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 a# q" O8 t3 E在承认命运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非常重要的。
0 U9 n2 C- b1 x- C) O& ~9 F
2 _" S; H; N0 P! s3 ~  Q# F
4心诚则灵

6 ?0 [* ^1 J* h$ y7 p3 y0 K2 _9 k中华养生第四真谛,“心诚则灵”。
  s& `- `1 |# T5 z4 R! @这句话可能已被说成了套话,其实是一个极其微妙的真理。" x; `& Z; x  [. @! T' S& X
世界上很多奇迹就是心的奇迹。4 O. ?# B% f' S6 Z% F3 T; d! d
为什么有的人做宗教仪式的时候,能产生奇迹?与其说是佛的奇迹,不如说是心的奇迹。自心即佛嘛。当我们用非常虔诚的心理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3 L7 l1 {& p+ h. u/ n$ G举一个例子,一个开饭店的大老板今天朝拜佛去了。他把饭店里剩余的食品打了一大包,拿到庙里供奉,然后,他就许了愿,没有起任何作用。可是,一个穷人跋涉千里到了庙里,他饥寒交迫,怀中只揣着一个馍馍,他把这个馍馍供奉到佛的面前。他许了个愿,居然如愿以偿。
4 i# c8 A- i) r为什么?后者的供奉,后者的许愿,是真心的供奉,真心的许愿。
9 y  _% \5 W/ y  c+ W: p奥妙在“心诚则灵”。心诚了,就能产生力量。
4 r( P+ f# `3 J* X% }) O) Z我们在养生实践中要不断讲“心诚则灵”,而且要不断检验自己在“心诚则灵”这个法则上还有哪些地方不够诚?是什么东西在影响自己那个心诚状态?
; O6 h5 E& k, @ - U" U/ ?$ Q7 x: N, X7 }( u. a- @5 s
5道、德、仁、义、礼
, w& ~3 [- V& K6 p0 X
中华养生第五真谛,“道、德、仁、义、礼”。( a+ H5 f2 T7 @+ D+ I
《道德经》中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5 k+ ?- p, F3 U* B  |+ _这里讲到了不同的修炼层次,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提高的层次。你现在还没有得大道,你就在德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连德的层次都没有达到,就要在仁的层次上做事情;你现在仁都达不到,就只好在义的层次上做事情;你义的层次都达不到,就只好在礼的层次上做事情。2 F- P4 Z5 I# I* l1 y% U; e4 o
人只有不断提高层次,才能达到“道”的层次。
- {! d8 e* ~0 m6 e5 O" Q
3 E" y  k2 x- M& u5 g/ C& R
6不亢不卑

5 h$ O" E* X3 ]4 `1 }: ^中华养生第六真谛,“不亢不卑,宽仁博爱”。
- s; s+ J+ C1 `3 Z8 y. @“不亢不卑”,讲的是对待人的态度,又是所有修炼者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不仅对人,而且对世界万物,做到不亢不卑,是非常有意义的。就是那种平和的态度,平等的态度,平常的态度。9 N3 i8 T3 r' D
万事平常心。万事平和心。万事平等心。既不因为见了一个伟大人物就很自卑,对自己毫无自信;也不因为见了一个小人物就很得意,就狂妄,就自傲。不亢不卑是对周边世界的人和物都平常心的真正质朴的状态。自卑就是有病的状态;狂妄、高傲也是有病的状态。两种状态都没有,就是没病的状态。
  ]) K3 r, p9 @2 B/ S0 O! p# O - `. D. j0 V' P
7大慈大悲

1 ?/ K8 Z7 b* ~- y6 I1 ]中华养生第七真谛,“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8 v9 I9 e5 B: J2 }6 ~1 S% R这是在“不亢不卑”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一级的状态。
4 Y8 T# u. m: `4 [) t& z“大慈大悲”的状态既有助于修炼者自己,也有助于修炼者周围的其他人。# r* l; U6 U$ l' _/ [
朋友们可能经常看到庙宇中佛的雕塑,那个雕塑其实是俗人做的。雕塑的工匠并没有看到过释迦牟尼,他们雕塑的佛只是把自己所处时代最美好的大慈大悲的表情与相貌凝聚在雕塑中了。' I* ]  {" e$ B0 J6 }, g: U
芸芸众生面对大慈大悲的佛像,无疑会感到灵魂的震动。2 k- z" o1 b6 P, D: ~
如果朋友们希望自己修炼得好一点,不妨进入一下,体会一下庙宇中那个佛像大慈大悲的表情和面貌。做大慈大悲的面相,进入大慈大悲的状态,体会一下大慈大悲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的眉宇是展开的,你看待世界是平平和和的,对各种各样的烦恼是平平淡淡的。你既关心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又有距离感,你在生活中,对生活又有一份超脱。你对人类很关心,但这个关心又不是表现为执著和牵挂。进入大慈大悲的状态,用这种心态观察自己和和周边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和人类有很多不该有的劳累。% c! m3 i5 ]; y
这个状态应该是一下就能够进入的。
2 G" u" j9 d! a6 l
" G$ A- H1 J4 Z9 l" Y, y; L: Z8 h
8顶天立地,正气凛然
0 D7 n/ G1 M5 q0 d4 z1 D& l; O
中华养生第八真谛,“顶天立地,正气凛然”。8 w3 b  K( b/ ^
这八个字也使得我们进入一个状态。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到“顶天立地,正气凛然”。为什么有的人用中医的话讲,一会儿肾气虚,一会儿心气虚,一会儿脾气虚,这常常和我们在生活的状态、行为的状态相关。如果你在生活中、修炼中经常处在“顶天立地,正气凛然”的状态,这些病就可能不治而愈。
/ l7 x2 x4 H$ B5 u8 O一个人不处在顶天立地正气凛然的状态,做的事情都是歪歪曲曲、鬼鬼祟祟、见不得人的,他就没有正气,他的气到处都是虚的。我们也可以想到,为什么有些人,甚至可能是极普通的人,因为他顶天立地、正气凛然,有可能在某一个事业中、在某一个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惊人的能量。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K1 ]% [& b9 {; S4 G 1 n/ @3 v: z- d6 R0 J1 w  ]
9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

4 f, s& Q. j, I8 s3 X中华养生第九真谛,是禅宗的话,“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 ?/ O1 F# A& Q2 S
心平何劳持戒,一个人心平了,都不需要像修炼宗教似的去持戒。持戒,就是为了让你心平。如果你已经心平,都不需要持戒。心平有这么大的力量!这句话用另外四个字讲,叫做“心平气和”。佛教为什么要持戒呀?为什么连酒都不让喝(戒酒)呢?其实,一切戒律,就是为了使人能够达到真正的心平。你在世俗中生活,你没有出家,又不能严格地持戒,那么就做一件事,做到心平。心平气和。
8 r+ G% o% k# c2 b3 e0 u, h* R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心平”?很简单:“放下贪心,心平气和”。/ {( _1 i9 Z8 Q7 }& m
“行直何须修禅”,你只要做得直了,那么连禅都不用修。也就是我们讲的“理直气壮”。
/ g2 v4 _4 G+ C如果你做得直,确确实实能够做到非常正确、符合道理,本身就是好状态。
' c9 O2 ^' l5 a; }0 }; H2 W
9 g( D- S9 n" E/ F- t! m
10光明正大

3 u9 R7 v0 s) a6 P7 h- T  m中华养生第十真谛,“光明正大”。
/ {! _& d3 e+ ^/ S+ o  i当我们在养生技术中讲光明正大的时候,是通过一个动作、一个咒语来修炼的。  T, p( L% ^' `! X" z( ?+ G
放大到做人的态度上,光明正大就是养生、也是做人的大智慧。& R4 L; \8 E" r( u2 C

3 F! _. P) Q. q
1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L  t  h% H$ z
中华养生第十一真谛,是儒家文化:“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P/ U6 |' m  O  d9 ~诚意,要诚心诚意;正心,心要放得正;修身,乃是修炼自己;3 ~% ~. I+ U# F) V* m; x- K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家庭、为祖国、为人类做好事。
8 F, F' R4 n" F' |
5 i' v, O/ x* e8 K, K
12万物皆有灵性

8 V( R/ i8 u  Q中华养生第十二真谛,叫做“万物皆有灵性”。
9 c% O$ Z: z$ y; O$ P6 t万物皆有灵性,这是中国古文化中包含的一个深邃又奥秘的思想。不仅人有灵性,万物皆有灵性,这就使得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感应更加微妙,更加体会到生命的本质,更加能够进入养生微妙的境界,进入生命科学的奥秘。有了这个概念,你就会透彻,就会明白,就会在养生实践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 ?) k& D/ `" x% w( \# d* S“万物皆有灵性”,会使得我们在世界上有更好的生态意识。% }/ K3 f6 H3 \% }% F; l- ~
& @' {, d! H8 ~
13视死如归
! ]* L2 N) f0 u' n8 l8 n
中华养生第十三真谛,“视死如归”。
0 H5 {7 m6 y% ?" `" B7 _1 f' b- |“视死如归”这个成语,今人一般用它来形容英雄的勇敢、不怕死,但是我们说,不光是对英雄才用这四个字,“视死如归”讲到了我们对生命的达观态度。一方面,我们热爱生命;另一方面,我们对生命又达观、视死如归,能够正视生死,正视死亡,把它作为生命的归宿而已。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热爱生命,惧怕死亡。但有时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就因为惧怕死亡,执著于所谓长寿,结果弄得反而不长寿,不健康,也不达观。很多人生也痛苦,死也痛苦。所以,在万物皆有灵性,热爱生命的同时,还要对生死达观。. h4 c( X: z1 h0 k: Y
┪┪┪
天助自助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6-24 07: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