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一(23日),在飞赴东京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以前,澳大利亚工党领袖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召开了就任总理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
不过,比起阿尔巴尼斯对于外交政策的表态,不少媒体的报道重点纷纷集中在了他身后三面旗子的变化上,还称这是“强有力的首次改变”。
从上至下依次为澳大利亚天空新闻、澳洲新闻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原来,在发布会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将国会大厦蓝厅演讲台后方三面澳大利亚国旗中的两面,悄悄更换为了澳大利亚土著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旗。
记者拍到工作人员将右边两面国旗更换为澳大利亚土著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旗。
它们分别象征着居住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地的澳大利亚土著(Aboriginal Australians),以及居住在托雷斯海峡群岛的岛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s)。近年来常因人权问题受到关注的澳大利亚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泛指的就是这部分人,其都是欧洲人殖民大洋洲之前居住在澳大利亚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原住民族群的后代。
托雷斯海峡群岛位于位于昆士兰州约克角半岛以北,新几内亚岛以南。图片来源:大英百科全书
这两面旗帜其实也是澳大利亚的官方旗帜,1995年被批准享有与国旗相同的法律和政治地位,时常可被看到与澳大利亚国旗一同在政府大楼、公共地标旗杆的顶端飘扬,但在过去始终没有作为新闻发布会的背景出现。英国《每日邮报》称,这是“强有力的首次改变”,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则称,这一转变“微妙又具有历史性”。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在发布会上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其中,澳大利亚土著旗于1971年由土著艺术家、澳大利亚中部Luritja人的后裔哈罗德·托马斯(Harold Thomas)设计,其初衷是为了推动土地权利运动。它被水平分为黑色和红色两块,黄色圆圈叠加在旗帜的中心。托马斯曾解释,旗帜中的黑色代表着澳大利亚原住民,黄色代表着太阳(代表生命的给予者),红色代表着土地的赭石色(代表原住民与土地的关系)。
澳大利亚土著旗
托雷斯海峡岛民旗则由伯纳德·纳莫克(Bernard Namok)于1992年设计。纳莫克来自托雷斯海峡群岛的首府星期四岛,在岛屿协调委员会为选出最能代表岛民的旗帜所举办的竞赛,他的作品一举夺冠,并于1992年6月得到了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委员会的认可。
旗帜上下两条绿色色块代表土地,中间蓝色区块代表托雷斯海峡,而夹在两者之间的黑色部分则代表托雷斯海峡岛民。中间白色部分画有五角星以及当地传统舞蹈头饰Dhari (也称dari),五角星不仅象征岛民的五大岛群(东部、西部、中部、甘迺迪港、主岛),也有导航的意义。
托雷斯海峡岛民旗
尽管阿尔巴尼斯在首次发布会上并没有特意提及这一点,报道普遍认为,这一改变强调了阿尔巴尼斯和工党对于改善原住民处境的承诺。
作为选举关键承诺的一部分,工党称将在其第一任期内举行全民公投修宪,将原住民在议会中的发言权引入澳大利亚宪法,设立国会顾问组织“向国会传达原住民之声”(Indigenous Voice to Parliament),让该国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参与和他们土地有关的决策。
此外,工党还答应将成立一个“马卡拉塔委员会”(Makarrata Commission),负责监督达成协议和讲述真相的过程。“马卡拉塔”一词是来自原住民雍古族(Yolngu)的语言,用于描述解决冲突、建立和平与正义的过程。
在周六(21日)晚上发表胜选演讲时,阿尔巴尼斯开篇就重申了这一承诺。“我首先要感谢我们所在的土地的传统主人。我向他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长者表示敬意。我代表澳大利亚工党,对《发自肺腑的乌鲁鲁宣言》(Uluru Statement from the Heart)做出承诺。”
2017年5月,超过1200名澳洲原住民与托雷斯海峡岛民代表们齐聚乌鲁鲁,在全国原住民宪章大会上通过《发自肺腑的乌鲁鲁宣言》。宣言希望在澳洲原住民与澳大利亚国民之间,建立起以真相、正义和自决为基础的关系,并提出了上述的要求。工党称,自己是唯一致力于全面落实该宣言的政党。
当地时间周六(21日)晚,阿尔巴尼斯胜选后在欢迎会上竖起大拇指。图片来源:美联社
原住民在澳大利亚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4万年前。在英国舰队大规模抵澳以前,拥有超过500个部落、300种语言的原住民,是这片土地唯一的主人。
1788年,菲利普船长率众登陆,以“无主地(terra nullius)”之名,宣布占领土地。这一做法的根据,是当时沿海地区原住民极少。随后他们发现,内陆情况与沿海相去甚远,却拒绝更正法令。于是,占有先进武器和生产资料的欧洲人,以强买强卖、强取豪夺等方式,拿走了原住民的土地,还带来了当时无药可解的传染病。
19世纪末,各州逐渐把原住民迁到城市郊区的定居点,实行宵禁制度。传教士之外,白人无故不得进入。当局强迫原住民与白人通婚。20世纪20年代开始,混血儿童又被带离定居点,男孩进入农场当苦力,女孩在人家当佣人。政府逐渐合并人口减少的定居点,把土地租赁给白人耕种。
到了1910年至1970年,澳大利亚政府又先后实施“白澳政策”和“同化政策”,建立英语寄宿学校,强迫原住民的学生住校,以远离家庭和族群。在校期间禁止他们使用原住民语言,导致原有的300余种原住民语言中有110种濒临灭绝。此外,澳大利亚还强行将近10万名原住民儿童集中在白人家庭和专门机构收养,切断他们与原生族群的语言和文化联系。
直到2008年,澳大利亚时任总理陆克文 (Kevin Rudd)才在议会发表讲话时,代表政府对原住民百年来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做出正式道歉,称这是“国家灵魂上的巨大污点”。这是澳大利亚历史上官方首次对原住民问题进行公开道歉。
* Z( r$ X7 J5 W4 V( _ x2 v7 h
然而,现如今,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时至今日,原住民仍是澳洲最贫困的族群,平均寿命比其他澳洲人短17年,婴儿死亡率高一倍,失业率是其他族群的3倍,犯罪率则是13倍。长期的隔离政策导致社会隔阂难以消融,原住民难以融入澳洲主流社会,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同时,同化政策摧残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社会难以恢复活力,也是他们处境难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此外,原住民的高囚禁率,以及拘留期间的高死亡率等现况也令人担忧。根据澳大利亚犯罪学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原住民占澳总人口约3%,但监狱里的原住民占比却高达28%。在囚犯死亡率最高的维多利亚州,监狱中原住民死亡率为每100名囚犯死亡0.24例,高于非原住民囚犯死亡率。近几年,在监禁期间死亡的原住民超过470名,仅今年3月以来就有至少5名原住民在监禁期间死亡。
5 `' k: ]. L+ J2 B!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