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尔顿《新生活报》在线阅读

哈密尔顿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回复: 0

防晒霜竟致癌?FDA报告让人脊背发凉…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47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19
威望
180
金钱
919
注册时间
2010-3-2
发表于 2019-5-9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夏天就要来了,防晒霜这个必备品又要买起来了。可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最近发布的一份关于防晒霜的研究报告,却让人感到后背发凉。! P' [: }9 G/ x; D3 X$ l& W
6 p! s& U6 t- \" E
  不防晒要得皮肤癌,但原来擦防晒霜也要得癌症?据《每日邮报》报道,本周一,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最新报告指出,防晒霜里常见的化学物质正在被吸收进使用者的血液中。  H% d( R& n4 i5 ^( K

$ P0 \* T/ V) D+ w9 @  验血结果显示,其中一种怀疑可致癌的物质"氧苯酮"(oxybenzone),在血液中的浓度竟是安全标准的419倍。
( a' l% }" E' ]+ [+ G% {' D5 P0 U2 R0 [5 Y* `+ i
46BAC2C3-59D9-4272-9A85-357C15702488_cx0_cy3_cw0_w1023_r1_s.jpg( Z" B. |' p7 M6 j) p

' f# w2 Z7 K8 I8 x+ m2 }) p  ~  一石激起千层浪,“防晒霜或含有害成分”这一话题很快就火了,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引起上亿阅读量和上万讨论量,网友简直要炸了。' [: z4 w6 s+ c3 D* Z) h

+ Y( D6 t1 B6 j/ M  “不化妆都坚持涂防晒,你却告诉我有毒!?”
' X9 m; n  ^- D4 X3 H2 P9 I
4 |7 G. u# q2 L. d8 S. z  “太阳光也有毒,总结一句话:横竖都得死”
" }/ l+ n) P" {8 |, h, Q/ [% {5 a9 j+ y) a  J( d( s3 v# R
  “老娘昨晚花300买了瓶防晒,你现在告诉我有害?”……
% [4 d& C! E+ D, }9 i, Z  r: h% X/ O  y8 e0 v: [" a: [6 z' i: Q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防晒霜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擦了啊?FDA的研究人员的报告主要针对防晒霜中最常见的4种化学成分:阿伏苯宗(avobenzone)、氧苯酮(oxybenzone)、依莰舒(ecamsule)和奥克立林(octocrylene)。参与此次研究的共有24名志愿者,他们在泳衣覆盖不到的身体部位分别涂4种不同的市售防晒产品,每天使用4次,持续7天。这4种防晒产品中包含两种喷雾、一种乳液和一种乳霜。不过,FDA并没有公开测试的品牌名称。& h  ^8 k* }$ w0 X" h
  结果研究发现,在7天的实验期间里,这些化学成分一天内就会进入血液,而且其中3种在血液中的浓度始终在不断增加,即便在停止使用后,还会在人体内存留至少24小时。
! |' N" l7 r, d" V6 s; N5 z# b; ?, v% Q5 y1 z. [: \
  研究发现,4种化学物全部高于每毫升血液含0.5纳克的FDA标准,其中血液中氧苯酮浓度达高于FDA标准419倍,而且这位使用者只使用了一次!# c) H+ V9 l; u$ r; X+ s8 ?
: r' F' K0 j7 |( f  }
r9780nss761r4r6qoq7nq14ro562s54p.gif2 |5 w8 Q+ C+ h9 U6 j
- ^" s" T3 J$ \, E% c6 l, g: y! \& r# F
  美国环境工作小组(EWG)2018年的研究报告表示,在美国销售的防晒产品中,三分之二都含有氧苯酮成分。
8 f5 }8 K/ m7 S9 i
9 F  b4 p# u& k: I! v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除了潜在的致癌风险外,氧苯酮还可能导致激素紊乱、缩短怀孕时间、胎儿中毒等,它也是最常见的防晒产品过敏因素。
3 R( @9 H1 y, k& F$ }
* |) F( k" T8 o& f( S' ?46BAC2C3-59D9-4272-9A85-357C15702488_cx0_cy3_cw0_w1023_r1_s.jpg
4 t$ K/ ?/ R3 q8 @7 h7 N. i% w2 t9 T9 r7 S8 p- E
  不过目前科学界对此仍未有定论,所以仍然允许生产商使用于各种防晒及护理用品中。
$ x; Y7 E8 C1 p4 l4 [6 o1 \, Y  i+ g  {, z( X& v7 Z0 G4 _
  此外,这已经不是第一份显示防晒霜会进入人体的研究报告,其它报告还显示,在母乳中发现了这些防晒霜化学成分。/ y5 F& L' N0 Y

  o* X3 {! r1 P- a# oimage.png
8 F$ k! {8 X) _1 T2 N  l
8 K5 J: O8 Y3 n7 \6 [# K3 S  目前夏威夷和太平洋岛国帕劳都已通过法案,禁止使用含有氧苯酮的防晒产品,以避免导致珊瑚白化和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p8 j3 [/ \! P: f1 f0 A% d

0 H% D5 @8 f& P1 Y' P- l# p  天呢,我们经常用的防晒霜竟然这么有毒?还能继续用吗?
# `# y% L) ?$ Y  Y, E8 H  T* V9 g7 N* t" Y- T, f2 N
  专家表示,暂时不需要太担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R6 y. R1 ]6 P* r% V  Q

; q' x( [9 }$ a. O' o; E+ U8 I  美国个人护理产品委员会称,实验中志愿者们所用的防晒产品剂量太大,根本不是普通人所能用到的。要知道,覆盖全身75%的皮肤,每平方厘米皮肤涂2mg,粗略估计大概每天要涂100g的防晒产品一瓶。足足有这么多哦。
; i9 {1 M6 a' ~: a) r7 K' ]3 m" y8 F+ J9 J8 i
image.png) C* ^( Z1 x8 v) y8 m3 I: Z
0 g* G5 R5 j+ X' c3 g3 u( e5 Q
  这对正常的消费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J% f7 ~( H+ I) [! o2 Q

; ?$ x( v+ Q8 y$ `+ c5 u  此外,这项研究是在室内进行的,而阳光、热量和湿度都有可能改变这些化学物的吸收情况。- P$ k- [% l" j  `- X5 H
2 L3 B& W9 i# X2 A) C& E, M4 ~; l
  美国皮肤病学会发言人、耶鲁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医生大卫莱菲尔认为:“这一发现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人体对某些成分的吸收具有真正的医学意义。”! U3 g" m: f! Q
3 q! `3 v( Z/ w
* n  a6 `" e+ d- N9 u; c

4 _' a2 \. ^% G( F% y  I+ z5 P  FDA非处方药物部门主管米歇尔(Theresa Michele)称︰"化学物质会吸收入体内,也不代表不安全",但要求各厂商进一步研究。
1 `. v& C+ F# T( k! u+ [
+ i' ]: H% B/ N+ E! d/ t$ q* ?  在美国,每5人中就有1人会罹患皮肤癌,每小时更有一人因此死亡,米歇尔强调︰"目前我们知道,这些(防晒)产品有好处(预防皮肤癌),有没有害处则不知",因此还是建议民众继续使用。
; Y/ v* n! E; [% A# F! z2 p& Y0 B" |% x: `# _$ b2 O7 t
1934ec2ff52eaf9c56c462e8f124c286.gif9 F" L( F. ]8 ^/ t3 ^) ]( D$ ~7 O
- S% |& g- w2 ^# z' s  i* s; ?
  FDA的研究人员也建议,人们不要过度恐慌,因此而停止使用防晒霜,他们也还在继续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够改善防晒霜的安全性。
9 M: Q4 u; l* T6 j& Q8 ~' L" R9 H
( {0 g: m7 [( w' _% ~; G$ s* K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使用防晒霜的风险更大,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皮肤也比成人更敏感、更易吸收毒素;也因为孩子年纪小,毒素会在体内积存更长时间。6 u. @4 N+ j$ \7 @& a, @
4 v2 c* E8 e# k- F0 G- ~
* _& R- v9 `+ j% [
0 `# |4 Q2 X! ^' ^, k' `0 r

: ?: F+ l( Y- A* u! V3 h3 O  除了防晒霜,平时我们还可以选择遮阳伞、防晒服、太阳帽等;不过要是大热天在户外,涂点防晒力强的化学防晒霜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紫外线的危害更大一些。) i1 I4 j& V3 k3 P  \0 v4 _' [

* d# [! \) W* l3 x3 Z. n'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哈密尔顿华人网

GMT-4, 2024-6-17 05: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