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j7 A1 l. \
8 D9 P) T7 i% z 美国西北大学最新研究发现,45-55岁之间是防病的“黄金十年”,会对晚年身体状况产生直接影响。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曹启富说,45-55岁就属于“生命保护期”(世界卫生组织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三个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是生命准备期;中青年时期是生命保护期;老年期则是生命质量期),身体机能处于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各类疾病开始凸显和滋生。若加以重视,可实现身体机能平稳过度,免遭“健康滑铁卢”。
! X2 O8 v9 t% s3 r7 C7 B 45-55岁是防病的“黄金十年”!如何平安度过?(供图/东方IC)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46-55岁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是11.5%,为40岁之前发病率的近4倍;女性绝经期后比非绝经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增加2-6倍,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会增加约40%。如此可怕的数据告诉我们“生命保护期”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安全度过生命中如此至关重要的十年?我们一起听听专家是如何建议的:% l( N% ~2 X- |5 e1 ]
血管初硬化,留意胸痛胸闷防猝死。
# v" A1 D) Y% @* i( i) j美国西北大学针对4万人的一项研究发现,约53%的人在45岁时能免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侵袭,但到了55岁,仅有44%的人能幸免,躲过这些疾病侵扰的男性、女性分别能多活10.6年和14.6年。2 X; K8 o6 J+ s. K3 [2 q
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曹启富表示,步入中年,人的心肺功能开始衰退,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能力都大不如从前,这也加速了血管硬化的进程,不利心脏健康。, D: Z$ R* o) k" j' z- I* ^
建议平时不要忽视偶尔出现的胸痛、胸闷及后背、肩膀等部位的不适感,要尽快到医院排查。/ r, T, r/ Y" U0 z- `" a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肿瘤“偷袭”机会。
/ y0 s( r2 m# z2 t
3 L* e- a- ^$ V! e! b) q/ ~美国佛蒙特大学发现,身体健壮的中年人,晚年患肺癌的风险降低55%,结肠癌风险降低44%。但事实上,中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逐渐下滑,给了肿瘤“偷袭”的机会。
# g( F* I; a4 }4 Q) c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表示,临床发现,50岁左右是肿瘤疾病的高发期,做好防范必不可少。他强调,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肿瘤、癌症发病紧密相关。以吸烟为例,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吸烟对女性有特殊危险,可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的危险性。
6 Z! k1 x( W* l中年期一定要注意戒烟限酒,平衡作息时间,不要熬夜。此外,建议45岁后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并做肿瘤筛查,男性要警惕肺癌、肠癌、肝癌等,女性重点防范乳腺癌、宫颈癌等。中年减肥,减少患痴呆、癌症几率。8 a$ Q6 f9 U6 s+ ]: T
爱忘事、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经常无精打采……四五十岁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2 v' ~) Y7 X/ E3 M. m1 g% K
“其实,这些表现有可能是‘老痴’的预警信号。” 中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彭丹涛表示,随着人体机能退化,大脑在45岁时开始出现记忆力等大脑活动下降的问题。目前与老痴发病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已经确认,比如遗传、年龄、血管因素及生活习惯等。2 i/ Z9 y1 V& w0 e; l+ `9 `" k5 t
体重也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心脑血管代谢,引发三高,增加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英国一项涉及200万人的调查显示,体重轻的40-60岁人群,15年后出现痴呆的风险高34%;体重超标者,罹患早老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增加80%。
6 c8 M. y/ z, p# ?上海市疾控中心肿瘤防治科主任医师郑莹表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综合多项研究的一份结果表明,目前已证实大肠癌、胰腺癌、肾癌、食管腺癌、女性的胆囊癌、卵巢癌、子宫癌、绝经后乳腺癌等8种类型癌症都与超重和肥胖有高度相关性。
% n9 A+ M. v7 q H) `建议步入中年后,要避免过度用脑,同时也要重视认知能力训练。比如平时可以做一些益智小游戏,激发大脑活跃性,手指操、跳舞、打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也要尽量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0 p5 v E3 L4 `3 q! h坚持每天运动减少压力,留住“硬骨头”。
+ l* Q) Y* q8 b: E通常,人体骨骼肌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减少,50岁后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1%-2%。而且,步入中年后,骨骼也开始脱钙。尤其女性更年期后,体内激素水平骤降,极易诱发骨质疏松。3 x$ v, e1 ~' V/ f b3 x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温建民强调,中年时期多运动,能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增强骨骼强度。相反,如果中年不重视骨骼问题,将会给晚年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比如增加跌倒风险,甚至瘫痪、早亡。
1 B. G" C8 `, Z! Q他建议,中年人要加强运动意识,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以上,最好是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相结合,散步、慢跑、举哑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饮食要注意摄入足量的奶制品,并抽空多晒晒太阳。
. A: S/ @) t% r) g% |8 D55岁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在接受骨质状况的检测时,检测仪显示,郎平的骨密度仅仅相当于30岁的骨骼。这样的“硬骨头”是如何练就的?
' M' Q7 S3 n% T4 v w* \( s! @“我在美国做教练,有一堂课就叫营养课,我会很注意运动的时候消耗多少卡路里,随后逐渐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回到国内后,我依然会喝酸奶,还会每天吃钙、维生素。”郎平表示。营养专家建议每天喝500毫升维生素D强化低脂牛奶,身体可获得600毫克钙和5微克维生素D,这是最理想的护骨搭档。" @( B- T" L2 l5 n' b) f" n
在健身运动时,她也只选择保护骨骼和膝关节的运动,包括骑单车、游泳、直腿抬高等。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主任王志义也表示,45岁以上的人,最好不要参加负重的锻炼,像爬山、爬楼梯等。其实,保护骨骼和关节的运动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少压力并锻炼肌肉。比如骑单车,因为骑车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压在车座上,这样膝关节的受力很轻,减少了关节面撞击和磨损的机会。此外,也可以在临睡前做做“躺式脚踏车”,即躺在床上,双脚做踩脚踏车动作。: n, C, n6 c% t+ n! Y. n) Y! ]' j
除此之外,她还坚持每天都在球场上晒太阳。“平时只要一出太阳,我就带运动员出去,做一些体育训练。在下午两点钟以前,太阳是最好的,如果这个时间我们没有训练的话,就会安排出去晒太阳。”维生素D最好的来源就是晒太阳。一般来说,年轻人每周累计晒40分钟、老年人需要60分钟就能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8 ^8 z; @9 h" f# f {9 A
也就是说保持硬骨头,就要多摄入含有钙、维生素的食物,多喝酸奶,避免加重骨骼及膝关节的运动,每天坚持晒太阳等方式来实现。! K+ @, x* W! u. L( F0 X
减少应酬,减少代谢综合征。# S6 |, c) F5 ?5 R% E
巴兹和伦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汤姆-麦克唐纳表示,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我们步入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这一幕尤其是会在大肠内上演。结果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随着我们年龄增大,胃、肝、胰腺、小肠的消化液流动开始下降,发生便秘的几率便会增大。) K& q' B6 |- Q S6 _6 Y
虽然肠道开始衰老的年龄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平衡膳食来减少代谢综合症的发生。
8 Z, e' T/ [; G6 K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宋新说,中年人应酬较多,大鱼大肉、高油高盐等食物吃得多,加上有时忙起来饮食不规律,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这些都会不同程度诱发代谢综合征(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招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z+ m4 G ]# {; q" R% X5 L
3 \( ` s( U1 D+ U- E' F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平衡膳食来控制。她建议,三餐注意定时定量,再忙也要吃早餐;尽量回家吃饭,若在外用餐,多点些口味清淡、食材丰富的菜品;烹调注意低油少盐,多摄入新鲜果蔬,注意粗细搭配等。
! C, V# r. B1 V保持心情愉悦,远离心理疾病困扰。
7 c4 ]1 A2 a2 S# j; [6 T# _由于肩负职场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中年人更易受心理疾病困扰。
% A' y0 _& W8 _# A- O芬兰一项研究发现,生活苦闷的中年人,老年患上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会显著提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尤长宣担心的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潜在威胁,往往是到了情绪严重影响生活时才开始治疗,却可能为时已晚。. D& g3 D* V4 J2 ~; L
建议中年人日常尽量保持心情愉悦,学会自我减压,可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来转移不良情绪。同时,生活中别太较真,实在烦闷时,可向家人或朋友倾诉,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0 Z( u) W) m* p8 j& d2 c- T
本文综合:生命时报、沈阳日报、中国妇女报、南方日报等* F+ G9 ]" t! M8 T5 q8 Z0 w
$ D! i* d: f W* E! w7 ]8 e1 s7 H0 }4 I P2 Y' z: j9 O
5 H& h1 p+ ^ T. d! S7 W! i$ J2 u
, A9 k% G* G4 S! u; z8 ^
$ p1 O {0 Z9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