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james 于 2015-8-31 20:56 编辑
7 i2 y& U# K: Q9 ?
' D* C7 ^% c% Q0 w+ ?333
+ n) ~2 n0 q0 m* A- p; s2 Q╊╊╊
8 V V, R) l& e, o▲▲▲! `& v, ?: {% Q$ t" L# a b% }1 f
看到城里的人们在议论小孩子是否应该和父母一起睡的问题,就想到,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发发声,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因为,这正是自己准备在今后的文章里要说道的一个事情。
2 R- Q9 X4 N: P! Q0 H# }: Z+ w( y& B" S# w! ], I
如果您在百忙之中无意间浏览过我的所谓的文章的话(绝不是推帖的意思),您可能就会看出,我是一个独生女(是的,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这简直就是羊群里面出骆驼的怪事)。我的父母都是双职工:父亲在大学里面教书,母亲在医院里做检验技师。他们都忙,又是处在极其特殊的年代里(他们那代人,经历了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下乡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所以,自打生了我,就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我了。还好,父母挣的钱在那个时候可谓是不少:在平均工资不到三,四十元人民币的那个年代,父母的工资加起来就已经有一百元之多了(这就是他们周末经常下饭馆的原因)。再加上,学校里的雇保姆之风气盛行(对于许多国内的人来说,家政服务是近些年才盛行起来的新事物,岂不知,“保姆”在学校大院里是几十年前就已有的旧事物了),因此,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这一招。从父母的口述和家里保留的旧照片可以知道,生我的时候他们雇了一个老太太伺候月子,等我再大一点的时候,他们就将老太太换成了一个三,四十岁的精干的农村妇女赵姨。虽然住的是筒子楼,但是父母当时有两间房子,一间是他们住,另一间就是赵姨住。他们的一日三餐和家庭琐事,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赵姨的身上。三岁之前是不能上幼儿园的,而父母又没时间照看,所以,我的幼儿时期基本上都是和家人以外的“他人”相处的,这种相处理所当然的就包括精神相处(听保姆的话,照保姆的说教去做事))和肉体相处(由保姆搂抱,和保姆一起睡午觉)等等。
: b1 G4 P, E& {2 U- Y# V0 l1 ~ ~( }' T" K
文学城里的各种大夫应有尽有,这其中一定包含了不少儿科大夫。您们上学时一定都学过儿童心理学,对儿童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鄙人既不是大夫,又不是专家,只是平常爱看几本各种各样的“闲书”罢了。从那些书里我知道了,儿童也是有精神要求和精神饥渴的!儿童的最高精神要求不过就是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和爱,最最重要的是母亲的爱!!儿童也是有肉体饥饿的,专业上称为“皮肤饥饿”,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经常要求父母去抱抱他们,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让父母拉着手,抑或自己拉扯着父母的衣襟蹒跚前行。他们就是通过这些途径和自己的父母达成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完美结合,他们就是通过这种途径找到了自己的安全所在。可是,孩子们这些看似简单,实际上意义重大的要求却经常被他们身体疲乏,心烦透顶的父母所忽视,还常常遭到父母们的批评甚至是拒绝。这种做法会对在婴幼儿时期成长的孩子造成心里上的伤害和行为上的扭曲。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大家都是读过书的人。
$ N& q- W1 n" N: K) [
- Y2 n+ V& I; Y0 @4 B. t再返回来说我的事。白天和保姆一起待着,晚上父母回来就应该享受前面说过的什么肌肤了,精神了,之类的事情吧。可是,我的父母真可以说是国人里的“先进分子”。在那个父母几乎都是和自己的孩子挤一个床的时代,我却有幸独睡在自己的铁质婴儿床里。就是现在有婴儿的家里都有的那种护栏高高的,婴儿站在里面也不会摔出来的床(我刚生儿子时,我的儿子还用过呢,以后就给了有婴儿的亲戚了)。后来,住家保姆换成了半天保姆,那张小床就又成了我白天的不可逾越的保护栏,和大人接触是极其难得的。人的记忆力就是这么的不可思议:我现在还能清楚的记得,自己站在小铁床里,要母亲抱抱,可是母亲好像总是忙着,没有时间管我。我还清楚的记得大我十好几岁的舅舅家的大表哥来我们家,我让他抱抱,他就把我从小床里抱了出来。举上举下的逗我高兴。这几年由于父母渐渐老了,回国时就经常和他们聊一聊从前的事情,我还把这件事对母亲说了,她很是不高兴“怎么你就记得别人抱你,就没有我的好吗”?!我无奈的对母亲说: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他们只记得那些对他们“好”的人。这话无疑是伤了母亲的心。但是,这是事实。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不会撒谎:盲人,因为他们的耳朵是他们的一切,耳朵撒了谎,是会要他们性命的!死去的人:因为死去的人是无法再开口说话的。儿童:儿童只说他们亲眼看见的事实。例如“妈妈,这个叔叔怎么这么胖呀”。“阿姨,你做的菜一点儿都不好吃,可妈妈非让我说好吃”。这就是儿童和大人的区别。
/ I0 A3 _/ c" \6 ~8 F& \- t/ v: t: x' F! {! H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要大大胜过母亲。这可能是因为在父亲的一生中,他从来都不曾打过我一巴掌的缘故。他总是用耐心的说教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女儿,那怕是女儿再混,再不听话时,他也从不上火(只限于对我)。这种做法使他成了全楼的典型,人们总是开玩笑的说:老
5 n1 Z- \" [0 O4 t
+ k4 `% _* n3 k2 y+ x' C [8 WD
7 @; A. y; Q: F& q
8 L4 P1 U: V5 S管女儿,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手抬得高高的,下得却轻轻的。因此,他成为了楼里那些对孩子狠打的爸爸们中的另类。而我却并没有因此被惯坏,反而成为了讲道理,懂规矩,懂礼貌,明事由,知谦让,不怕苦,能干活,会持家的人。这一点,从无数和我交往过的人嘴里说的“你一点都不像独生女”可略见一斑。和父亲相反的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个聪明,能吃苦,不怕累,有很强进取心,不苟言笑,不容忍落后的女人。她在管孩子中扮演了“白脸”,也就是“坏”的角色。我小时后挨得打都是从我母亲那里得来的(而我自己也继承了这一母亲打孩子的传统,成了我儿子小时后被打时的“主打”人物)。现在,您脑子里大概已经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了:一个很少和自己孩子亲近的母亲(母亲没有多少奶水,我是吃牛奶长大的),一个总是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母亲,一个总是忙忙碌碌和孩子没有时间相处的母亲,一个时不时出手为了“正义”而打孩子的母亲,一个从来不知用表扬来激励孩子的母亲会在她的幼小孩子的心目中占有多少分量呢。是的,我并不是说我的母亲当年管我是错的;我也并不是说母亲忙碌是她的错。相反,我要感谢她对我的谆谆教诲!我要感谢她给了我和父亲一样的物质上的贡献!我要说的是,母亲没有给她的孩子以应该有的爱恋和亲密的身体接触,例如,多抱一抱,多搂一搂,陪孩子一起睡个觉等等,这些,其实才是一个孩子从心灵上到肉体上最最需要的!!!5 L; X5 Q0 u4 C+ ]' B8 H
" Z- c1 q7 m+ l; s# C" D4 R; z. \接受了母亲的这个教训,我对自己儿子的教育就有了些许变化。例如,当儿子一个人睡觉害怕时,当他请求和我们同睡时,他是被允许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十岁左右(我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可行!只是因人而异),我只是要让他知道,在他有困难的时候,在他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他是可以指望我们的!我会经常有意无意的抚摸儿子的头,拍拍他的背,让他感觉到他是被爱着的,被关怀着的。这种情况现在还是一样,当儿子夜晚就要开车离去时,当儿子坐在车库的台阶上穿鞋时,我就会拍拍他的头,锤锤他厚实的后背,还不忘记说一声“我爱你”。我要让儿子感觉到,不论他是青年还是壮年,只要我们活着,他永远都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会和儿子平等相处,即是母亲,更是朋友。对儿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不忘送上几句表扬的话语,但随后又附带几句激励的言辞。每当我说错话的时候,都会发自内心的对儿子说一声“对不起”。为的是让他知道,在真理面前,子女和父母是一样平等的。我要让我儿子尽可能的得到我小时候没有得到的应有的母爱。还有一点是最最重要的,那就是,当您的孩子在上学前班以前,您最好能亲自陪伴他(她)们!我因为先生当时在念书,就只好呆在家里,正好可以全天和儿子在一起,这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会对他们的一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您一准儿会讲,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都要上班,不然谁给钱?怎么养家糊口!是的!您是对的!如果您的确没有办法不上班,那您就只好委屈孩子了!如果您不上班,也可以养得起家,那您就忍几年,因为您孩子一生的快乐和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吗???
. f" I7 U7 @2 L1 _# J+ g
# n, ?; L8 ^3 [+ [4 c) W现实生活中,这种像我一样因为在幼年时和父母没有什么太亲近的接触,因而在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感情就相对清淡一些的人比比皆是。只是您不知道而已。我的先生从小是和他的祖母一起睡在一铺炕上的,一直到上初中离家住校为止。时至今日,在他的嘴里,我听到最多的是“我奶奶”如何如何。。。而他的奶奶早已在他刚刚上大学的那一年就去世了。而他那辛辛苦苦养了四个儿子的父母却很少被提起(偶尔,先生会因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辛苦而大发感慨到:我能体会到,我爸爸当年是如何的辛苦)。我的表妹是在五,六岁时被送到北京的奶奶家的,因为她的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是个弟弟,我小姨和我姨夫一个是中学老师,一个是大学老师,没工夫照看三个孩子,又没钱雇保姆,所以就选择了把女儿送去北京的做法,可能是因为奶奶觉得女孩儿好带吧。去年回家和表妹一起吃饭聊天时,她讲到她的生活时说:我的母亲不是一个成功的母亲,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 a0 k0 u* E; X$ X6 i6 E `2 w; F: Z. }( l$ p2 b
大家不要有误解,可能觉得我们和母亲的关系不密切,会对他们不好。其实,恰恰相反。现时生活中,我和先生都是很孝顺的儿女:尽可能的多回家看望父母;在父母生日时寄贺卡,送花,送蛋糕,为他们祝寿;为我的父母请保姆(虽然,他们的确不需要我们出钱请),但这是我们的心意;为先生的父母出生活费,医疗费等等。我们做了作为儿女应当做的事情。只是,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和父母的交流不是很多。我还好,会经常打电话回家,说上半个小时,三十分钟的;先生很是明显,平时不给家里打电话,过年时打电话,和他的父亲就一句话:你还好吗?哦,多保重啊。我妈在吗?。。。3 b4 J; B( T' g- _' ?+ |$ Q& O
& d. {& O" J1 b; B" H. d真诚的希望那些已经有了小宝宝的年轻父母们,亦或正准备有小宝宝的年轻父母们无私的,站在孩子的利益一方多思考思考,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而谨慎行事。因为孩子的幸福将来不光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建立在精神健康的基础上的!$ \ ?* C. I9 ]3 `4 r
; k2 k2 w$ B2 p8 J2 m- p9 e最后,衷心的感谢文学城的管理者们,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可以任意发挥,自由畅想,尽情抒发的公众平台,使我有机会说一说我的心里话。如果有可能,请您们一定帮我发一发这篇愚作,因为,我想请那些年轻的父母们听一听一个“孩子”的心里话。谢谢!!( w: f$ W8 F& A& w
▲▲▲/ z, V, U" B8 O7 u& R2 A- A
╊╊╊
1 ^+ J0 Y) O5 N: R& E3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