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俄军在乌东部地区的攻势愈发凶猛凌厉,西方国家对乌军援的力度也越来越大。日前,北约诸国一改仅向乌克兰提供轻武器或单兵武器的做法,开始纷纷对乌援助重型技术装备,如苏联时期的T-72主战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德国则提出向乌军移交“豹-1”主战坦克和“猎豹”自行高炮,英国则对乌提供“风暴”装甲车。显然,这些国家并不愿意看到俄军在顿巴斯地区取得决定性胜利。
而若乌克兰军队拥有较强的装甲力量,与俄军打上一场类似二战库尔斯克战役那样的坦克大会战,说不定还有希望扭转不利的战局。不过,老道的“战斗民族”恐怕并不愿意用宝贵的装甲类技术兵器去和乌克兰玩什么“极限一换一”,若要对付乌军的“万国牌”装甲力量,俄军有的是办法,地雷就是一种成本低且收效大的手段。据乌克兰军方披露,乌军在战场发现了俄罗斯布设的PTKM-1R地雷,这是俄军方前不久才列装的最新型智能反坦克地雷。
PTKM-1R地雷为何与众不同?
通常来说,反坦克地雷可细分为3类:
1.压发起爆,用于炸断履带、阻碍坦克机动的反履带地雷;
2.传感器定位敌方装甲车辆,并在敌方装甲车辆接近时,将地雷射向目标侧面装甲的反侧甲地雷;
3.触发杆引爆,用于击穿坦克底部,毁伤设备并杀伤乘员的反底甲地雷。
但说到俄罗斯的PTKM-1R,其作战方式与这3大类反坦克地雷都不一样。虽然从原理来看,其与反侧甲地雷有相似之处,即都安装有传感器或遥控装置,属于智能地雷,但PTKM-1R却既不打坦克侧面,也不打坦克底部,更不是用来炸履带。这款俄罗斯新型智能反坦克地雷采用了十分“时髦”的打法——攻顶,从上向下直击坦克顶部装甲,能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直击坦克炮塔或车体,在最大限度上抵消装甲倾斜角度带来的额外防护。
我们知道,“攻顶”是许多第三代反坦克导弹具备的能力,如美国“标枪”单兵反坦克导弹、中国“红箭-12”单兵反坦克导弹和“红箭-10”车载式重型反坦克导弹等,都有“攻顶”模式,可轻松击穿当前最先进的主战坦克。但赋予一款地雷“攻顶”的能力,这还是非常少见的。
PTKM-1R地雷为何作战效能那么高?
PTKM-1R地雷拥有两种传感器,一是地震传感器,二是目标识别传感器。当有重型装甲车辆接近后,地震传感器会测定车辆接近时产生的震动,若震动符合设定参数,地雷就会被激活。当目标距离地雷约50米时,弹药会被抛射至来袭目标方向的上方。在空中,地雷弹药的目标识别传感器开始工作,扫描地面,并向目标飞去和引爆。PTKM-1R的破甲厚度约为70毫米,已经足以击穿坦克炮塔顶部装甲和防御薄弱的发动机舱了。
从成本角度来说,PTKM-1R远比传统地雷要贵得多,但与其要打的对手坦克相比,还是便宜太多了,使用效费比依旧很强。考虑到PTKM-1R能够主动猎杀一定范围内的坦克装甲车辆,故一枚PTKM-1R所覆盖的作战范围,其实等同于在同等范围内布设的多枚传统地雷。要知道,为了提高地雷毁伤坦克的概率,在布设传统地雷时,需要以均匀的方式设置雷场,对地雷的数量和密度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如今,PTKM-1R能主动向一定距离上的坦克飞去,雷场的密度就不用那么大了,对于布雷的一方来说,可减少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
没摧毁敌方装甲车辆≠地雷无效果
可能有人会问,PTKM-1R无法像传统地雷那样埋入地下,就这样大剌剌地暴露在地面上,难道不怕被敌方发现并清除吗?其实这倒是不用太担心。从本质上来说,地雷从来都不是一种进攻性武器,而是防御性武器。即便被发现,敌方也需要极大的成本对其进行排除,且要对可能存在的雷场进行不止一轮的反复清扫,才能确保相关地域的安全,这很耗费时间和人手。
同时要注意的是,即便己方地雷没有实现炸毁敌方装甲车辆的效果,那也并不等于浪费。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扫雷人员和排雷工具的情况下,敌方的选择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绕开雷场,选择其他道路通过。由此想来,迫使敌方部队以固定的路线前进,或是将其引入没有地雷的通路,己方则在敌方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这也是地雷发挥功能的方式之一。
乌军需要先过地雷这关,才能遇到俄军坦克
当然了,考虑到西方对乌克兰的装甲车辆军援正在陆续到达,俄军大量布设PTKM-1R智能地雷的主要目的还是反装甲作战。如果乌军无法快速发现和清扫这些“虎视眈眈”的地雷,那“重生”的乌克兰装甲部队在与俄军装甲部队打照面之前,恐怕就会先吃一轮苦头。毕竟,俄罗斯虽是坦克大国,但也没必要循规蹈矩地重现老套的坦克大会战,更安全、更便宜和更有效率的智能反坦克地雷,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和俄军坦克扳手腕?乌军还是先过了PTKM-1R这一关吧。
, o9 G: K- N% B: |4 P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创作者,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4 \ h& s( f; I3 ~3 A0 `) ]
& e; x: p, E$ Z3 D
$ U z- \7 S0 E8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