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一个家庭的教育,可在这个家庭的孩子身上找到端倪。你家的教育好不好,明眼人或许一下子就能发现。
0 f5 M5 g! a9 z8 r/ [4 y) l) n0 A7 V; S
' G- S% z3 ?, c7 A+ a. t
+ g9 m7 \+ I$ H9 ]" A, V
记得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作客。晚饭后大人们在聊天,朋友6岁的儿子爱吃冰淇淋,吃完一根后还要再吃一根被妈妈拒绝。在听到妈妈说“不能”的那一刻,这个小男孩脸色突变,低吼一声随后伸手把桌面上的水壶杯子全部推地上。客人们在一声声的“哐当”中目瞪口呆,心想这孩子的脾气也太暴躁了。奶奶过来劝,小男孩还紧紧揪着奶奶的头发不放,被妈妈呵斥后,干脆躺地上打滚哭闹不止。小男孩的脸蛋由于生气而变得赤红,哭声震耳欲聋,旁人听了难受。3 e7 y0 q7 Z: ]. l
0 {* z, d/ H( E3 N2 y5 \5 W& t 孩子脾气暴躁其实不少见。从心理成长的角度分析,脾气暴躁的孩子大多数集中在2岁、7岁、青春期这三个年龄阶段左右:0 O2 {$ _( Z1 ]7 r% u6 Q3 @
2 f1 d8 F ]4 i/ D4 d4 X 2岁左右:第一叛逆期,这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常常表现在喜欢扔玩具、抢玩具、挥拳打其他小朋友,怎么哄都不听。- |/ X" y" _9 |9 R: o; \
0 X) q5 s$ l. O( Z2 T
7岁左右:这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暴躁常常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执意探究时也会表现出暴躁和发脾气。
2 {; i/ s; \. C) a
4 w3 q0 J9 c& u# i" K" s 青春期左右:第二叛逆期,这年龄段的孩子为彰显个性,也为发泄情绪,常常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愿受大人主宰时,也会表现出脾气暴躁。1 L) z- A# g( Y1 I
6 w5 G' F$ [$ z0 W5 o8 {5 p
当然,有些个别脾性暴躁的孩子并没遵循这个年龄。但好父母懂得疏导孩子的暴躁,所以懂得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较少脾气暴躁。以至于有教育者说,父母懂不懂教育,一个家庭的教育好不好,看他家的孩子是否脾气暴躁(表情:情绪激动、眉毛上扬、嘴巴张大、双颊涨红)就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有点不服气吧?说实话我以前也不服气,但随着学习越多,越觉得一个孩子身上的毛病,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6 P/ P+ L* \) O1 `" ]" v: @5 e
0 z/ c* o3 k6 d2 A9 ?
; q6 Y8 O# y( ]7 P8 j/ a* {$ q
细心的人会发现,那些脾气暴躁的家长,孩子往往也会表现出脾气暴躁。这些孩子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行为的影响,他们误以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通过发脾气。% N2 b/ I$ V8 T) j, J7 N4 Z
1 C. @' W1 r6 x1 ^
记得有一次在一家餐厅吃饭,一对父子排队打了快餐,小男孩个子很小,长得也可爱,他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碗米饭跟在爸爸后面。突然不知什么原因,这位爸爸跟前面的客人发生了争执,爸爸一怒之下把手上的饭菜摔地上,跟在后面的小男孩也怒气冲冲地把手上的米饭也狠狠地摔地上。那情景,让旁边不少人震惊。
2 {- s/ b5 G: Y. W% J) [' X& M$ ^
. G2 r2 }+ L( @3 R, Q- I4 o 孩子脾气暴躁有什么危害?
' ?1 d. D9 \, y+ T, s# \9 G' F. H$ W1 Q8 |$ ^
很多父母知道孩子脾气暴躁不好,但不知道具体有哪里不好。即使是那些受生理年龄影响,导致脾气暴躁的孩子,如果不加以引导,孩子也会把暴脾气养成习惯、内化成性格。脾气暴躁的孩子,往往低情商、缺乏理性思维,他们经常被情绪带着走,做事容易缺乏耐心。甚至有研究表明,经常性脾气暴躁的人,不仅会在人际交往上存在问题,他们的样子也会越长越丑。2 M: @! Z1 \3 n4 e/ ?
0 V* E2 H; k( m
; }, _) q Z6 a% ]! e$ ^, r1 ~2 h
1 ]% t: V' ^& _
" l6 e& n& v! l/ z, F5 `( O7 J" `1 |$ `5 f3 Y$ b. V3 ^5 g5 m+ g
当然,一个孩子身上长期的暴躁脾气,也常常跟父母不懂及时疏导有关。那么孩子脾气暴躁如何治呢?下面是被不少过来人称为最有效的治孩子暴躁3大方法,赶紧收藏:
0 V3 P- K7 j# C- c+ ~8 G
* d! @3 l9 K$ S( z 1、漠视法8 o7 o' W/ M5 |' T# R+ K* y! M
) i1 h; y6 b$ X6 j! v" R2 {
一个小女孩自己穿衣服,穿了很久,最后一颗扣子怎么也扣不上,她生气了,发疯似地大喊大叫要妈妈帮忙。妈妈过来看了一眼,淡定地跟女儿说:“请语气平静地跟妈妈说‘妈妈,我扣不上扣子,请帮我一下’。”还在情绪中的孩子当然不干,仍旧大喊大叫,妈妈再次重复了自己的要求。孩子倔强坚持了几次,看到妈妈不为所动后,终于服软轻声请求妈妈帮忙。妈妈笑了:“对了,这才是正确的沟通方法。”妈妈随即帮孩子把纽扣扣上了。
) n! t% g" F6 }* @8 W; u, w8 t. g7 e8 F
幼儿说告诉你,这也是心理学上的“消退法”,通过漠视孩子的不良行为,认可和赞扬孩子的正确行为,从而让孩子渐渐舍弃不良行为直至改正为止。$ d+ \9 c! }/ s! u. z4 c
& Y7 }6 ^3 X# ?. M0 l
& G; h) X" i( n e: X
- {1 M, y$ H! M' [8 I$ i% u 2、暂停法" Y4 b# e$ |3 R; s8 i+ P# e" H
7 p0 N5 n4 Q* i3 y6 A
嘟嘟小朋友在玩积木,他正在像工人叔叔那样,用积木给爸爸妈妈和自己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房子呢。没想到快完成时,房子晃了几下便塌了。嘟嘟很生气,他情绪激动地站在积木上面猛踩,似乎在抱怨害他失败的积木,尖叫哭声让旁边的妈妈看得很不舒服。妈妈跟嘟嘟说:“你要暂停一下。”随后把嘟嘟抱进了房间,轻轻关上房门。虽然一开始嘟嘟反抗强烈,但没多久便平静下来。这个方法对嘟嘟很好,因为不久后,每次他觉得情绪暴躁,便会自动暂停,走进房间待情绪平息才出来,有时候干脆在房间里玩起了别的玩具。5 L8 S' a- {3 K. {6 O, j
$ ~$ l2 r4 |* Q2 d8 G: p/ q
这里的“暂停”,其实也可看作“切换”。幼儿说告诉你,孩子通过暂停让自己情绪暴躁的事情,继而切换到下一个场景,这时孩子可能会被其他事情吸引,从而忘记了刚才的不快;年龄稍大的孩子,也能通过让他们暂停情绪激动的事情,进入冷静反思事情的模式。1 W" \! |) o- m8 }. H% O6 H1 t
+ j% C: w5 M. @8 L
3、再现法4 {; j. o% p8 R- u) {7 K" B4 g, {
! |6 Y. Z R- P4 R [6 i6 s3 M
晚饭后,夫妻俩看电视,一旁的妍妍不知什么时候进了厨房玩起了面粉。妈妈发现后,熊孩子已经把整袋面粉撒了满地,头发、衣服,甚至连眼睛、鼻子都有面粉。妈妈制止不让玩,妍妍哭闹不肯,干脆躺在面粉里打滚,瞬间变雪人了。闹了一会,“咦,怎么旁边有另外一个‘妍妍’的声音呢?”孩子寻声爬起,看到了爸爸手机里撒泼的妍妍。原来,女儿刚才撒泼时被爸爸偷偷录下来了。妍妍看到视频里的自己那么丑,尴尬地停止了丑陋行为,要求妈妈给她洗澡了。1 z, X1 A: u k! X
& P0 h# W$ Z3 m 这是心理学上的“厌恶疗法”,通过让孩子目睹自己脾气暴躁的行为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丑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从而达到让孩子主动纠正脾气暴躁的目的。这个方法超好,不少爸妈屡用不爽,已经纠正了不少熊孩子呢。
J# P- ?& l$ [" X; H4 h: P+ y7 t9 W4 \5 L1 b X
当然,无论哪一种方法,不是一用即让孩子从此摆脱掉坏毛病呢,任何不良行为的纠正都需要一个过程,爸妈们可以穿插使用上面三种方法,假以时日,你一定能收获一个脾气平和的好家伙呢。
. G- }( c& W. k- O# ]6 H& I+ I* R% d! Q% r% S
1 d$ \% b& _: n u' X
8 _, ]% g2 G3 e1 u! E. V4 C |
|